↑涉案采石場全貌。受訪者供圖
15年過去,坎鐘山已變了樣。 如今走到山前,已不是曾經郁郁蔥蔥的模樣。廣東省陸豐市河東鎮(zhèn)蕉坑村村民們看到的,是巨大的礦坑、被切割的山體、被砂石填埋的良田、廢棄的灌溉溝渠、隨意堆放的石塊。 這一切源于2007年后當地一家采石場長期的非法采礦行為。資料顯示,這家采石場被許可的開采范圍為71.25畝,但實際采礦面積,竟達到了213.45畝,村里的大量林地、農田因此被毀;采石場亦因“越界開采”,兩度被行政處罰。 2018年9月,這家采石場終于被責令關停,相關負責人因“非法占用農用地罪”被判緩刑,數名村干部亦因“對石場越界開采問題監(jiān)管不到位”等,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此前十余年間,蕉坑村的村民未曾間斷過維權。
2018年5月,采石場向多名村民支付了30萬元“上訪等費用”。一年多后,7名村民因“敲詐勒索”“尋釁滋事”被捕,不久后分別獲刑。獲刑村民認為,采石場非法開采、破壞環(huán)境是事實,他們是在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不構成犯罪。
紅星新聞記者獲悉,一審判決后獲刑村民選擇上訴,汕尾市中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將相關案件發(fā)回重審;目前,相關案件尚在重審階段。
2022年9月,汕尾市檢察院向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發(fā)出《檢察建議書》指出,采石場的非法采礦行為致使礦區(qū)及周邊生態(tài)遭受破壞,周邊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嚴重侵害。
在《檢察建議書》中,汕尾市檢察院強調,石場關停至今,復墾工作無實質性進展,要求陸豐市自然資源局依法履職,確保涉案石場復墾到位。11月3日,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已督促涉案石場委托第三方,制定詳細的復墾方案。
↑涉案采石場全貌。受訪者供圖
01
越界開采的采石場
兩遭行政處罰,負責人被判刑
大山里的采石場挖山采石多年后,留下一片傷痕累累。
2007年10月,一家名為“聯泉石場”的采石場開到了蕉坑村前的坎鐘山,機器的轟鳴打破了村莊的寧靜。聯泉石場擁有合法的采礦許可,但它的采礦行為卻存在諸多不合法之處。
最嚴重的是越界開采。資料顯示,2007年聯泉石場獲得采礦許可證,獲批的開采范圍為48.3畝,期限至2014年10月,后延期至2021年10月,開采范圍亦被調整至71.25畝。
但在開采期間,采石場多次越界開采。根據原陸豐市國土資源局的核查數據,2015年6月,聯泉石場越界開采面積28.68畝;2018年7月,新增越界開采面積10.68畝。
↑當地職能部門此前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這兩次“越界開采”,聯泉石場都遭到“行政處罰”,兩次分別被罰款19萬余元、2.3萬余元,共計21萬余元。
陸豐市林業(yè)局提供的越界開采面積數據,遠大于原陸豐市國土資源局的核查數據。2018年10月,陸豐市林業(yè)局委托專業(yè)機構鑒定后認定,聯泉石場采礦總面積達到213.45畝,遠遠超出被批準的71.25畝開采范圍。
2018年9月,距采礦期限到期還余三年,聯泉石場被責令關停。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至今,采石場再未復工!爱敃r(相關部門)作出這個決定壓力很大,因為采石場采礦期限還沒到就被關停,他們意見也很大。”
工商信息顯示,聯泉石場的經營范圍為“建筑用花崗石露天開采,普通貨物運輸”,目前該石場已經注銷。
在第二次因“越界開采”被行政處罰后,原陸豐市國土資源局認為,聯泉石場已涉嫌犯罪,建議移送公安機關查辦。
2018年9月,聯泉石場兩名負責人陳愛泉、陳木汆先后“主動投案”。2019年1月,兩人因“非法占用農用地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
陸豐市人民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陳愛泉、陳木汆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在開采礦產過程中非法占用林地,數量較大,造成林地被損壞,其行為構成非法占用農用地罪;鑒于相關部門已對其企業(yè)作出行政處罰等因素,可予適用緩刑處罰。
↑涉案采石場造成水土流失情況。王劍強/攝
02
被破壞的田地
哪家被毀被占,采石場就賠錢了事
幾乎從開采之日起,采石場與村民之間的沖突就未曾消停。
蕉坑村多名村民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起初數年,雙方的沖突集中于采石場作業(yè)、運輸過程中對農田、水源的破壞;隨著采石場的越界開采,村民們的自留山也被侵占了。
紅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早在2010年5月,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就曾以《耕地被毀村民被迫外出謀生 政府多次協調卻擋不住采石場礦挖濫采》為題,曝光聯泉石場毀壞山林和耕地、造成河道和灌溉渠道被毀一事。
↑2010年5月,《南方日報》曝光采石場破壞生態(tài)
上述報道指出,采石場在開采過程中,對村里原有的防洪、排澇設施沒有進行保護,山上的廢泥廢石卸到排洪溝和灌溉溝渠,每逢下雨時,泥、石隨水而動沖入農田,大量耕地變成了沙堆;而隨著耕地被破壞,大量村民只得選擇外出務工。
這一報道還指出,村民因此與采石場發(fā)生過多次沖突,相關政府部門多次協調,最終以采石場賠償村民“因水土流失造成農作物失收及環(huán)境污染”費用而告終。
但賠錢以后,采石場對礦山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仍在繼續(xù)。多名村民向記者介紹,此后多年,采石場的廢泥廢石仍在不斷侵襲他們耕種的農田,而“越界開采”也逐漸顯露,機器已經開始挖掘村民們的自留山了。
村民們說,幾乎每一戶村民都遭遇了被毀田、毀林的情況,但往往以采石場賠錢了事。“哪家的田地被毀了、被占了,采石場就給哪一家賠錢!
↑被砂石覆蓋的農田。王劍強/攝
2022年11月,紅星新聞記者現場看到,聯泉采石場距離村民聚居處僅有兩三公里,山腳下便是耕地;有相當面積的農田,已被堆積的砂石全面覆蓋,而曾經的灌溉溝渠,也堆積了大量砂粒和石塊。
汕尾市檢察院在2022年9月向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發(fā)出的《檢察建議書》中,亦描述了采石場破壞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整體情況:
案涉石場自2018年9月被責令關停以來,采礦區(qū)、加工區(qū)、生活區(qū)、礦區(qū)道路相關復綠復墾工作推進緩慢,采礦區(qū)域及其周邊生態(tài)系統(tǒng)一直處于受侵害狀態(tài),且采礦形成的礦坑對周邊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嚴重侵害。 聯泉石場的采礦行為已導致開采區(qū)域的植被和土壤破壞,山的破壞影響到林、草蓄積,林、草減少影響到水土涵養(yǎng),上述生態(tài)要素的破壞又直接、間接影響到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棲息環(huán)境,造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破壞及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自然要素生態(tài)利益的系統(tǒng)損害必將最終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現。
03
被控犯罪的村民
村民不認罪,上訴后法院發(fā)回重審
為了阻止采石場對農田和自留山的破壞,村民們一直在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
2018年春天后,雙方的沖突愈演愈烈。村民周建銳、周玉劍等人對紅星新聞記者說,當時,采石場越界開采,將他們的自留山挖了,嚴重的水土流失也導致進一步的耕地破壞;幾名村民多次到采石場討說法,并到相關部門信訪。
2018年5月6日,經河東鎮(zhèn)政府出面協調,采石場向多名村民支付了“上訪等費用”共計30萬元。紅星新聞記者獲取的《調解協議書》內容顯示,雙方約定,采石場支付相關費用后,村民不再就采石場非法開采問題上訪;河東鎮(zhèn)調解委員會時任負責人亦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
一年后的2019年5月,村民們收取30萬元一事,被移送陸豐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二中隊偵辦。不久,共有7名村民先后被捕,他們被指控“敲詐勒索”“尋釁滋事”。
公訴機關指控,這些村民“為索取錢財,以無證開采、污染環(huán)境等事由”,采取到石場鬧事、到有關部門上訪等方式,對石場經營造成影響,致使石場無法正常生產,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公訴機關稱,石場迫于壓力,為了息事寧人,不影響石場正常生產,經河東鎮(zhèn)政府協調,無奈支付相關費用。
對公訴機關的指控,7名村民均不認罪。他們說,石場多次越界開采、破壞環(huán)境,村民的農田、自留山因此被毀,這些都是客觀的事實,他們是因為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才不得已進行維權。
村民還說,石場非法開采,有行政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和法院對石場負責人作出的刑事判決為證!笆瘓鲈浇玳_采、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一直沒有得到制止,這本身就是應該被叫停的不正常生產。”
對此,陸豐市法院在一審判決書中認為,涉案村民為索取錢財,以聯泉石場無證開采、污染環(huán)境為借口,對石場、基層政府施壓,迫使基層政府為了緩解應付他們的反復上訪纏訪帶來的壓力,而不得不出面調解;石場為了息事寧人,無奈支付相關費用。
陸豐市法院稱,涉案7名村民均構成敲詐勒索罪;同時,其中4名村民通過拉橫幅、堵路等方式進行滋事,阻止石場正常生產,無事生非,無理取鬧,構成尋釁滋事罪。2021年5月,7名村民一審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至4年3個月不等。
獲刑村民上訴后,2022年1月,汕尾市中院認為,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相關案件發(fā)回重審。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目前,相關案件尚在重審階段。
↑村民被指控敲詐勒索等相關案件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發(fā)回重審
04
未完成的復墾
當地檢察機關督促推進復綠復墾
山村生態(tài)之變,也引起了汕尾市檢察院的注意。
2022年9月7日,陸豐市自然資源局收到了一份《檢察建議書》。汕尾市檢察院在《檢察建議書》中指出,該院在履行公益訴訟監(jiān)督職責過程中發(fā)現,聯泉石場存在非法采礦且采礦權期滿后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礦區(qū)進行復綠復墾,礦區(qū)及其周邊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破壞,致使社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
汕尾市檢察院在調查后發(fā)現,采石場自2018年9月被責令關停以來,采礦區(qū)、加工區(qū)、生活區(qū)、礦區(qū)道路相關復綠復墾工作推進緩慢,采礦區(qū)域及其周邊生態(tài)系統(tǒng)一直處于受侵害狀態(tài),且采礦形成的礦坑對周邊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嚴重侵害。
↑涉案石場現狀。王劍強/攝
汕尾市檢察院認為,聯泉石場的采礦行為造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破壞及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自然要素生態(tài)利益的系統(tǒng)損害,必將最終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實現。
“聯泉石場被責令停止采礦后,應當按照《土地復墾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對礦區(qū)進行復墾!鄙俏彩袡z察院指出,目前,礦區(qū)復墾工作進展緩慢,未達到有關部門要求。
汕尾市檢察院稱,根據法律規(guī)定,陸豐市自然資源局對聯泉石場的復墾及環(huán)境保護負有監(jiān)督管理的職責,在責令該石場停止采礦后,應當按照《土地復墾條例》相關規(guī)定,對該石場的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恢復義務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但陸豐市自然資源局尚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督促聯泉石場進行徹底復墾、代為徹底復墾。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汕尾市檢察院對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立案、并向陸豐市政府發(fā)出《磋商函》后,陸豐市自然資源局于2022年5月向石場發(fā)出要求復墾的通知。
↑采石場附近農田今昔對比。受訪者供圖
汕尾市檢察院則稱,陸豐市自然資源局在督促涉案石場履行對礦區(qū)及其周邊復綠復墾無果后,理應采取責令對方限期整改,或責令其繳納復墾費等行政強制措施,復墾義務人拒絕履行復墾義務的,陸豐市自然資源局應當責令其繳納復墾費并組織代為徹底復墾。
但至今,聯泉石場的復墾工作未得到實質性的進展,公共利益一直處于受侵害狀態(tài)。汕尾市檢察院指出,陸豐市自然資源局存在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的情形。
↑汕尾市檢察院發(fā)出檢察建議,要求當地職能部門依法履職
在《檢察建議書》中,汕尾市檢察院要求陸豐市自然資源局依法積極履行職責,確保涉案石場復墾到位;并舉一反三,加強轄區(qū)內礦場的監(jiān)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guī)采礦的行為,督促復墾義務人積極履行復墾義務,及時修復受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11月3日,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該局已經督促涉案采石場委托第三方,制定詳細的復墾方案。
“采石場之前有進行一定的復墾復綠工作,但確實達不到標準!鄙鲜鲐撠熑吮硎,目前復墾方案已經制定完畢,需待相關領域的專家評審通過后開始實施,環(huán)境修復的費用亦將由涉案石場全部承擔。
紅星新聞記者 王劍強
編輯 官莉 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