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一篇“神文”刷屏朋友圈。
刷屏朋友圈
今年8月下旬的一次講座中,山東臨沂大學文學院教師邢斌以《2022年冬,我在臨沂城送外賣》為題,分享了自己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當外賣員的經歷,引發(fā)廣泛關注。
邢斌在沙龍中分享自己的經歷(東夷書院公眾號)
每天要走3萬多步,瘦了6公斤
決定送外賣之后,邢斌花9000多元買了一輛摩托車,加滿油可以跑220公里,他說,送外賣時,幾乎每天晚上油都接近耗光,最后一共掙了7000多元,還沒填補上買摩托車的錢。
邢斌送外賣
根據他的統(tǒng)計,一個月,他送了2000多單,接觸了幾百個商家,敲響了2000多扇房門。平均下來每天騎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層樓。綜合算下來,每小時收入10元是常態(tài),每小時收入20元是極限。
具體而言,平均每單3.5元,要取貨送貨2+3公里,取貨平均等5分鐘,騎車8分鐘,送貨進小區(qū)上門平均7分鐘,共20分鐘。一小時3單,10.5元。一次送3單,排列好次序,能節(jié)省1/3時間,但會被催。一小時能送4-5單,15.75元。一次送5單,適用于午餐晚餐的集中送餐時間。很難排列好次序不被催促。基本上就是極限值。略微提升單位時間的收入,一小時還是送5-6單,19.25元。
邢斌體驗外賣員期間記錄的賬單
邢斌向記者表示,“我平均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走3萬多步,爬110層樓,瘦了6公斤,一個月時間掙了7000多元錢。”
做好了會被罵的心理準備
但一些事還是超出了預料
在分享中,邢斌感嘆:“沒有人拿正眼看送外賣的,商家,顧客,尤其是保安。”
講座中,有聽眾問顧客真的會讓外賣員幫忙扔垃圾嗎?邢斌說:“有的顧客會讓我把走廊里的兩大包垃圾帶走扔掉,根本沒提給錢。我表示這并不是我的任務,對方就問我想不想要好評,如果我被人差評是要扣錢的,沒辦法只能幫他扔了垃圾。這樣的事情我其實經常遇到!
而最讓他寒心的一次是,有一天他將一份果盤送到一個學校的家屬樓,開門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一下子把他推到了墻上,質問他為何在小區(qū)繞了一大圈才送過來,說的話很難聽。這個年輕人的父母也站出來罵我。這讓從事教育工作的邢斌感到非常難過。
邢斌
但他更愿意回憶起一些溫暖的瞬間。
這一個月,送了兩千多單,有三個人真誠地感謝過這位外賣員。一位女士說半夜里孩子想吃餛飩,天這么冷謝謝邢斌專程送來,并打賞2塊錢;還有一對夫妻怕邢斌半夜里找不著路,打著手電把他送到路口;在送醫(yī)院的一單時,邢斌把餐灑了一些,后來又買了一份送去,但對方把第二份餐的錢退給邢斌,又打賞了10塊錢。
“如果對生活沒有切膚之痛
寫出來的東西都是輕飄飄的”
邢斌表示:“希望借助這次經歷,增加我的人生體驗,接觸大千社會的人生百態(tài)。我覺得作為一個文學工作者,如果對生活沒有切膚之痛的話,寫出來的東西都是輕飄飄的。”
邢斌說:“我也希望社會能夠更加理解外賣員的不容易,對他們多一些共情,讓這個社會能夠更加美好!
未來,他還希望再去體驗建筑工、快遞分揀工等職業(yè),“給自己油頭粉面的內心減減肥”。
大學老師體驗外賣員生活,不少網友都為邢斌點贊。
網友評論
還有人從邢斌的分享中,看到了普通奮斗者的日常。
網友評論
本文綜合自: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網友評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