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加利是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翼裝飛行者,生前進行過226次跳傘。2018年,他在法國圖盧茲從飛機上一躍而下,享受著在1.4萬英尺高空降落的快感。
但僅僅十幾秒后,他的飛行就以悲劇告終:他與機翼相撞,頭顱脫落當場死亡。由于他身著包裹全身的飛行翼裝,落地后工作人員看到了非常驚悚的一幕:加利的全身被降落傘帶回地面,但頭顱卻不翼而飛,落地的只是一具無頭死尸。
▲翼裝飛行者尼古拉斯·加利在空中被飛機“斬首”
歷經(jīng)5年的艱難調(diào)查,22日這起案件終于得到宣判,肇事飛行員阿倫(法庭文件化名)被判緩刑,無需坐牢。這個判罰也引起了加利家屬的強烈不滿。
家屬:飛行員為多賺錢魯莽犯下大錯
據(jù)調(diào)查,事發(fā)當天,飛行員阿倫駕著飛機升空,很快爬升到了4300多米的高度。加利和同機另一位翼裝飛行員一起跳出了機艙,開始了空中自由落體。幾秒鐘后加利和同伴調(diào)整姿勢,準備展開羽翼進行滑翔。跟在兩人后面的飛機此時卻突然開始向下俯沖,機翼從加利身后迎了上來,重重地撞向了他的頭部。在飛機機翼的高速沖擊下,加利的頭瞬間被切割脫落,當場身首異處。
這股巨大的沖擊力讓加利身上的緊急降落傘自動打開,身體被降落傘掛著在空中飄蕩,最后緩緩降落到地面上,讓工作人員看到了無比驚悚的一幕。
22日,法國蒙托邦刑事法院判定阿倫犯有過失殺人罪,并判處緩刑。法院并未說明阿倫具體的刑期是多少,但可以明確他不用坐牢入獄。此外阿倫的飛行執(zhí)照被暫時吊銷一年,他服務的南比利牛斯跳傘學校則被罰款2萬歐元。在2018年事發(fā)后,阿倫已經(jīng)被學校停飛,該校也已暫停運營。
判決書出爐后,遇難者家屬表達了強烈的不滿,認為加利在空中被“斬首”完全是因為阿倫的魯莽和疏忽。因為跳傘學校每天要運送多趟跳傘學員上天,以便賺更多的錢,家屬認為阿倫因為急于返航接人而盲目俯沖下降,才使得機翼削掉了加利的頭顱。
▲翼裝飛行者從山頂往下“飛行”
此外家屬雇傭的律師克勞維茨也指出,阿倫當時因健康原因被飛行管理當局限制飛行權限,但他并沒有尊重指示,而是繼續(xù)高強度接單賺錢。
飛行員:溝通不足,“我沒有過錯”
今年64歲的飛行員阿倫在法庭上表示,“這起事件將是我一生的悲劇,但我沒有任何過錯!卑愓J為,加利作為經(jīng)驗豐富的跳傘家偏離了事先計劃的路線,才造成與飛機機翼相撞的悲劇。
據(jù)悉,由于兩人均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在跳傘之前并沒有就跳傘后的運動路線進行協(xié)商溝通,而是默認對方明白應該走什么路線以避免相撞。
阿倫稱,“他沒有遵循預期的跳傘路線,也不應該走這條路線。他的魯莽行為使得他的頭部與飛機平行,這不是我的責任,我認為我選擇的飛行路線是有意義的。”
阿倫還表示,他確信在飛機開始下降之前已經(jīng)遠離了跳下去的兩位翼裝飛行者,但他也承認由于翼裝滑翔跳傘比起普通的跳傘來說下降速度更為緩慢,他預留出的時間可能不夠充足。
裁定書顯示,法官基本采納了阿倫的說法,認為兩人溝通出現(xiàn)失誤,并且加利正好出現(xiàn)在阿倫的視野盲區(qū),才導致了悲劇發(fā)生,阿倫對此負有過失殺人責任。
翼裝飛行指的是飛行者穿著覆蓋全身的羽翼滑翔飛行,飛行員往往在高處自由落體一段時間后展開羽翼,借助氣流滑翔。翼裝飛行員全身的防護只有一個頭盔,一旦出現(xiàn)失誤,發(fā)生致命事故的概率非常高。因此翼裝飛行被公認世界上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一。
延伸閱讀
35歲知名旅行博主徒步時遇難:25歲辭職 游歷30多國
近日,一張“博格達峰尋人”的尋人啟事,引發(fā)網(wǎng)友們的關注,國內(nèi)多名旅行博主趕往新疆的博格達峰尋找尋人啟事里要找尋的目標:旅行博主姜野。
尋找旅行博主姜野的啟事
被找到時已不幸遇難
這張尋人啟事是姜野的家屬發(fā)布的,從上面的內(nèi)容可以看到,姜野是7月1日出發(fā)從新疆阜康進入博格達峰徒步環(huán)線,而后失聯(lián)。7月7日,有人曾在老虎口和他相遇,之后他順白楊河東溝下去就再無音訊了。
幾乎所有參與尋找的人都相信,有著豐富野外生存經(jīng)驗的姜野會平安歸來,只是暫時因為沒有信號而失去了聯(lián)絡。
據(jù)奔流新聞報道,當?shù)鼐仍牶徒暗挠H屬稱,姜野已于12日找到,但已不幸遇難,是阜康當?shù)毓沧钕日业降摹?/span>
25歲辭職,游歷3大洲30多國
姜野是一位資深的職業(yè)旅行者,盤錦人,1989年出生于東北的一個普通家庭,在成為旅行者之前,他是一位美術老師。25歲時,他辭去工作,用自己存下的三萬元錢,開啟了全球徒步旅行。
之后的六年里,他騎行五萬多公里,穿越三大洲30多個國家,寫下了25萬字的游記,被稱為“天生流浪家”。
在游歷世界各地后,他選擇回到家鄉(xiāng)盤錦,致力于為遼寧盤錦做宣傳。
他曾說:“外面再好不如自己的家鄉(xiāng)。我想用自己的力量讓全世界知道盤錦的好,知道東北的好。”
徒步圈的“黃金搭檔”姜野和老王
姜野和搭檔老王被稱為徒步圈的“黃金搭檔”,姜野負責講解,老王負責跟拍,此前他們一起探索了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古跡。
姜野和老王的日常
出發(fā)前和粉絲互動時說:要失聯(lián)一周多
橙柿互動記者在姜野的視頻賬號上看到,7月1日,姜野發(fā)布了一段視頻,宣布他和老王要去新疆博格達峰進行重裝徒步,并表示7天左右就能回來!
不過,據(jù)72歲的老王稱,自己因為高山反應嚴重,所以中途選擇了提前離開。
另外,在6月29日晚上19時15分,姜野曾在個人微博“@姜野為熱愛而生”上發(fā)布自己為進山準備的食物的圖片,還和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進行了互動。網(wǎng)友關心他“幾天的啊? 又要好久吃不上正餐了”,姜野回復“要失聯(lián)一周多了”。
姜野的個人微博截圖
但是誰都沒想到,再次得到姜野的消息時,卻是他已經(jīng)遇難。
姜野一直沒有成家立業(yè),也沒有買車買房,這些年他始終在旅行的路上。
在他的視頻里,都是旅行沿途的美麗風光,因為知識儲備豐富,他的講解一直都非常詳細,言語行為溫文爾雅,讓粉絲們?yōu)樗鄯,跟隨著視頻里的他游覽山山水水。
姜野遇難的信息傳開之后,粉絲們紛紛在7月1日姜野視頻賬號上發(fā)布的視頻的評論區(qū)留言悼念。
網(wǎng)友評論
一位來自新西蘭的網(wǎng)友貼出了此前自己和姜野的微信聊天記錄,曾約姜野到新西蘭旅行的時候碰面,姜野回復他等九月份忙好之后。這位網(wǎng)友在留言區(qū)留言:不能相信,我等著你來新西蘭。
新西蘭網(wǎng)友和姜野的微信聊天記錄
當?shù)仡I隊:單獨行動很危險,
我曾勸他跟我們的團隊一起走
今天下午,橙柿互動記者聯(lián)系到了在姜野進入環(huán)博格達峰線路前和他有過交流的當?shù)仡I隊馬先生。馬先生說,當時姜野和搭檔一起,自己曾勸說姜野他們跟著自己的團隊,但是被姜野拒絕了。
馬先生在當?shù)赜羞@多年的領隊經(jīng)驗,他介紹,他們帶團環(huán)博格達峰一般需要6天時間,過程也是很看經(jīng)驗的,他帶團走的線路相對安全。
馬先生團隊的環(huán)博格達峰出行線路信息
他說,以往出事情的,一般都是臨時拼湊起來,缺乏向導的“AA團”,因為沒有經(jīng)驗,對地形不熟悉,所以遇見的困難也會更多。
姜野當時的路線是從他是白楊河東溝進,然后要走20多公里的下坡路線,這段下坡路段也是行程中最危險的路段,主要的危險來自冰川和冰川河。
“這里的河里是冰川融水,了解地形和冰川河習性的人,一路上只要涉水一次就可以了,但是不熟悉的可能要涉水多次,最多的要達到8次。”他說,冰川水的溫度很低,人下水之后很容易出現(xiàn)失溫的情況,而且更糟糕的是一旦下雨,出現(xiàn)山洪的話,會非常危險。
馬先生說,姜野進入白楊溝的這兩天正好遇到下雨!坝旰蟪霈F(xiàn)山洪,河流水位會暴漲,我估計他就是遇到了這個麻煩!彼f,洪水是來得很快的,不熟悉情況的人如果正在涉水的話,往往會來不及做出反應。但是當?shù)厝司秃苋菀赘鶕?jù)河水的顏色判斷出是否會有山洪到來。
他猜測,姜野的遇難很可能就和山洪有關。
“其實只要平安走過這20公里路程,后面就是平淡的石子路,基本上就安全了!彼f,其實這一路上也會遇見牧民,他若是跟著牧民走或者向牧民詢問山里的情況,也很可能會避開那些危險。
馬先生告訴橙柿互動記者,要到當?shù)刈攮h(huán)博格達峰線路,最好是提前在網(wǎng)上找到當?shù)氐膱F隊信息,跟著團隊一起走,如果是自行組團的,則建議在當?shù)卣乙粋熟悉地形的向導后再出發(fā)。
關于博格達峰
博格達峰(Mount Bogda)坐落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阜康市境內(nèi),海拔5445米,位于東經(jīng)88.3度,北緯43.8度,它是天山山脈東段的最高峰。
飛機上俯瞰昆侖山雪景(5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博格達山脈是天山山脈東段的一條支脈,從烏魯木齊斷裂帶起,向東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內(nèi),全長300多公里。
據(jù)資料介紹,由于地處亞洲大陸腹地,博格達山脈氣候特征十分明顯。山麓炎熱,中、高山區(qū)濕潤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為寒冷,月平均氣溫為-16~-19℃;7月份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10~12℃。年降水量不超過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為積雪期,積雪厚度可達65厘米,不宜進山。峰區(qū)大風甚少,年平均風速為2.7-2.9米/秒,在一天之內(nèi),一般午后風速和云量增大,天氣變壞。
每年的6-8月是登山活動時期,根據(jù)登山者們多年攀登的經(jīng)驗,登山最佳時期在7月中旬到8月10日之間。
1998年8月4日,中國人第一次踏上了天山山脈東段最高峰、海拔5445米的博格達峰,完成中國首登,而完成這一壯舉的是一支來自烏魯木齊市的業(yè)余登山隊。
歷年攀登記錄
1998年8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xié)會登山隊8人登頂。
1998年8月,香港攀石會登山隊攀登博格達峰時三人失蹤。
1999年7月,王勇、熱扎克·艾山、柴新虎登頂并尋找回1998年失蹤的三名香港隊員的背包。
2000年7月,北京一支業(yè)余登山隊登達海拔4700米的高度。
2001年8月,日本老年登山隊登頂海拔4300米的博格達峰衛(wèi)峰。
2002年8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xié)會西域旅游登山隊3人登頂。
2003年8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xié)會登山隊9人登頂。
2004年8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xié)會登山隊登達海拔5080米的高度。
2005年7月,北京一只業(yè)余登山隊登達海拔5080米。
2005年8月,香港登山隊登達海拔4700米。
2005年8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xié)會13人登頂。
2006年8月,北大山鷹社17名隊員登頂。
2008年8月,時隔十年后,熱扎克·艾山從4100米,背回1998年失蹤香港隊員林志偉的遺骸。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