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寧公安
3月25日13點08分,一名男子神色匆匆地跑進尖山派出所求助。
男子被拍到?jīng)_進派出所
“警察同志,我遇到詐騙了!卡里有375萬!他讓我開啟屏幕共享,還讓我轉賬給他們”。
警員潘思迪聽到“屏幕共享、轉賬”等關鍵詞,馬上確定這名男子是遇到了詐騙。
“錢轉過去沒有?”
“還沒,但是我的銀行卡信息都已經(jīng)被對方知道了”
潘思迪馬上幫他凍結了銀行卡,并指導他刪除手機屏幕共享APP。
潘思迪指導男子刪除手機屏幕共享APP
“銀行卡已經(jīng)凍結成功,你的錢他們拿不走了”,聽到這里,男子終于松了一口氣,向潘思迪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原來這名男子姓周,云南人,最近購買了回老家的機票。
上午11點30分,周先生接到一個電話。
圖為周先生接到的電話界面截圖
對方自稱是航空公司客服,客服說周先生的航班推遲了,可以幫他退票,但是會扣除機票一半的錢,最好的辦法是改簽,不僅不用扣錢還能獲得300元補償。
周先生選擇了改簽,對方說改簽需要走個流程,于是,在對方的指導下開啟手機屏幕共享,就這樣,周先生的銀行卡號、驗證碼等信息在騙子面前一覽無余。
圖為周先生的資產(chǎn)余額截圖
一頓操作后,不僅改簽沒有成功,對方還說周先生操作失誤,需轉賬5萬元進行修復。
明明是對方作出賠償,卻要自己轉賬給他,周先生頓時感覺不對勁,馬上趕到了尖山派出所求助。
所幸,在警員潘思迪的操作下,375萬元都保住了。
不論何種詐騙,騙子的最終目的一定是要求被騙對象轉賬匯款。只要對方提錢,就需要提高警惕。
接到自稱“客服”來電,一定要先通過官方平臺核實身份,不要隨意打開屏幕共享功能,共享屏幕就是共享你的錢包!
延伸閱讀
警惕新騙局!“共享屏幕”變“共享錢包” 男子1400余萬元資金險被騙
最近一種新型的電信網(wǎng)絡詐騙受到關注——“共享屏幕”詐騙。所謂“共享屏幕”,簡單來說就是不同電腦或移動設備,比如手機之間共用一個屏幕。當兩部手機之間開啟“共享屏幕”功能時,操作其中一部手機,另一部手機會呈現(xiàn)出一模一樣的屏幕效果。這一功能多用于遠程會議、文件共享等方面,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設計出一款新型騙局。不久前,浙江杭州的陳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騙局,1400余萬元資金險些被騙。一起了解這起案件的經(jīng)過。
3月4日晚,一對夫婦到富陽區(qū)分局城西派出所報警稱遭遇了網(wǎng)絡詐騙,據(jù)事主陳先生介紹,當天接到一個陌生視頻來電,對方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工作人員”,告知陳先生開通的電商直播平臺會員服務,每月需繳納會費900元,1年需繳納9600元,如果不繳納費用,會對其征信產(chǎn)生重大影響,后果嚴重。
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區(qū)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俞一超:對方準確報出了陳先生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身份信息,陳先生聽了之后信以為真,便想要取消這個會員服務,因為他怕影響到自己的征信,于是陳先生和“客服”進行了溝通,在溝通之后,陳先生一步一步陷入了整個騙局當中。
陳先生的手機出現(xiàn)鎖屏提示,怎么嘗試都無法解鎖
陳先生根據(jù)“客服”指導下載了某會議軟件,進行了“屏幕共享”等一系列操作,其間還在手機上修改了名下所有銀行卡的密碼。沒想到,密碼修改后不到幾分鐘,陳先生的手機就出現(xiàn)了鎖屏提示,陳先生怎么嘗試都無法解鎖。
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區(qū)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俞一超:在之前屏幕共享的過程中,陳先生的手機開機密碼都已經(jīng)被對方所獲取,那么對方可以通過遠程控制的形式,對陳先生手機進行一個鎖定,在這十幾分鐘的鎖定期間內(nèi),對方可以對陳先生的銀行卡進行一個轉賬匯款,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突如其來的手機被鎖狀況讓陳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他立即撥打了“110”,并在家人的陪同下火速趕到屬地派出所求助。在當事人的全力配合下,公安機關快速對當事人名下的賬戶進行了保護性止付,成功保全了賬戶上的1400多萬元,并幫其關閉了手機視頻通話功能。
警方提示:這些“屏幕共享”詐騙套路要當心
“屏幕共享”詐騙有哪些常見套路?我們又應該如何防范應對呢?來聽民警的介紹。
據(jù)派出所民警介紹,“屏幕共享”時,你的屏幕上顯示的內(nèi)容可以同步讓共享方看到,包括彈框顯示、短信、App推送內(nèi)容、解鎖密碼、銀行卡支付密碼等關鍵信息,從而威脅到財產(chǎn)安全。那么,涉詐人員是如何利用“共享屏幕”騙取受害人信息的,民警給我們做了演示。
警方演示涉詐人員是如何利用“共享屏幕”騙取受害人信息的
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區(qū)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董華港:我現(xiàn)在是陌生人一方,向你提出請求,你這邊點加入就進去,進去之后我們可以點這個屏幕共享,你這邊所有的操作流程在我這邊都可以反饋出來,包括在我這邊撥打方的引導下,你可以打開一些銀行卡的App,或者是輸入自己的鎖屏密碼,或者銀行密碼輸入,可以引導你一步一步輸入密碼,獲取驗證短信,從而來盜取你的銀行卡的相關資金。
據(jù)了解,常見的“屏幕共享”詐騙套路分為三步:首先是“偽裝身份”,詐騙分子通常會冒充公檢法或者各種平臺的客服,利用事先獲取的個人信息編造理由,對事主實施精準詐騙;其次,“引導下載涉詐軟件”,在取得事主信任后,詐騙分子會引導事主下載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會議軟件;最后,“實施詐騙”,詐騙分子會以指導操作等各種理由要求事主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進而獲取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的手機都具備屏幕共享功能,該怎樣避免陷入騙局呢?警方提示,切記不要和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因工作需要開啟“屏幕共享”功能時,切勿操作支付類、銀行類App,切勿進行輸入密碼、解鎖、個人信息驗證等安全操作,同時,還要及時退出“共享屏幕”。
圖為辦案民警講述注意事項
杭州市公安局富陽區(qū)分局城西派出所民警 董華港:首先我們可以拒絕接聽一些屏幕共享的視頻聊天,對于蘋果手機來說,我們可以在設置一欄中選擇關閉,對于安卓手機來說,我們謹慎下載一些屏幕共享的視頻App;如果在屏幕共享過程中,我們可以及時點擊退出屏幕共享,或者以拔出電話卡、鎖屏關機的方式退出;在屏幕共享結束之后,我們可以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來確認自己是否被騙。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