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調查發(fā)現(xiàn),某地多家租房中介明確表示,不為50歲以上的尋租者提供住房合租服務。圖/社交平臺視頻截圖
近日,海報新聞記者調查某地的租房市場發(fā)現(xiàn),多家租房中介明確表示不為50歲以上的尋租者提供住房合租服務,也有中介對大齡租客表示需要進行單獨的審批流程和管理。一時間關于“50歲以上就不能租合租房”的話題引發(fā)輿論熱議。
其實,這不是一地獨有的現(xiàn)象,在媒體的走訪中,不少城市都有類似的要求,有些甚至把年齡卡到了“40歲”。這都給這些中年租客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很多人不得不放棄合租,轉而選擇成本更高的整租,也或多或少感到了一種年齡歧視。
房屋租賃其實比較特殊,是一個民事合同行為,而非簡單的消費行為。從這角度說,房東確實可以對房客提出種種要求,性別、衛(wèi)生習慣、不能養(yǎng)寵物等,當然也包括年齡。
不可忽視的是,在租房市場上中老年人確實會面臨更多審視,這背后主要是出于健康安全的顧慮。也正因為如此,有法律人士指出,“年齡限制”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
但其中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租客面臨的并非傳統(tǒng)的房東,而是合租平臺,抑或托管中介,其將年齡進行“一刀切”的限制,上升為普遍的行規(guī),像有平臺就直接表示這“無法通融”。而一些平臺給出的理由是,“容易在共享區(qū)域使用上產生生活矛盾”等,這就多少讓人感到冒犯了。
共享區(qū)域的使用、生活習慣等,都并非不可協(xié)商的事項,而且本質上也和年齡沒有必然關系。如果在這些方面達成了一致,那么四五十歲又有什么關系呢?
至于健康問題,按照今天的營養(yǎng)、醫(yī)療水準,四五十歲并不必然意味著健康問題頻發(fā),這些完全可以事前溝通,F(xiàn)在一些平臺、中介機構簡單將某個群體排除在外的做法,難免給人一種歧視的觀感。
此前也發(fā)生過類似的爭議。2023年,深圳某公寓也曾因簽約年齡限18周歲至40周歲引發(fā)爭議。后來在巨大的爭議之下,公寓對合約內容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年齡限制。
這對于一些合租平臺來說,也應當有所啟發(fā)。與其“一刀切”地禁止,倒不如進一步細化租賃合同,將一些事項在合同中進行明確約定。這無論是對于租客來說,還是從平臺本身的運營邏輯來說都更加合理,也不至于催生社會的焦慮情緒,動輒引發(fā)輿論意見的反彈。
另外,住房租賃作為一種基本的民生需求,應當有基本的人道精神和公平底色。事實上,一覽近些年的公共政策,“租售同權”“支持住房租賃產業(yè)發(fā)展”已成高頻詞匯,租房事實上已經被置于和購房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時,有市場機構測算,未來我國有租房需求的人口超2億,租房人口也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而未來住房租賃如果成為一種與購房平行的居住選擇,那么諸如“年齡限制”的問題也理當?shù)玫浇鉀Q?梢韵胂蟮氖牵绻藗兊念A期是到了某個歲數(shù)就會被租賃市場排除在外,那么也必然影響人們的租賃意愿,進而影響住房租賃產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要解決這個問題,相關部門也不妨引導平臺合理制定規(guī)則,改變那些對于粗線條的規(guī)定,代之以更加細化和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同時,一些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應當提速,通過增加供給,逐步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不至于讓一些年紀稍大的房客,動輒落入被“挑挑揀揀”的窘境。
撰稿/柳早(媒體人)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