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恒力重工二期項目“未來工廠”投產儀式在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舉行。從“工地”到“工廠”,從開工到投產,恒力重工僅僅用時153天,就將“一紙藍圖”變成了“美好現(xiàn)實”。
去年8月15日,恒力重工二期項目全面開工。自開工之日起,恒力重工團隊駐扎現(xiàn)場、晝夜奮戰(zhàn),數(shù)十家建設單位搶抓進度、“火力全開”,萬余名建設者并肩作戰(zhàn),在這片近6平方公里的施工現(xiàn)場共同跑出了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向海向未來,一直是恒力重工努力的方向。恒力重工將一期和二期項目分別命名為“海洋工廠”和“未來工廠”,寄托著其向海圖強、逐夢海洋強國和制造強國的美好愿景,兩個工廠陸地相連、海域相接,產業(yè)鏈一脈相承、一體化發(fā)展。與“海洋工廠”相比,擁有17個超大型車間,建筑面積超200萬平方米的“未來工廠”智能化、自動化程度更高、生產能力更強,效率更優(yōu)。新工廠重點聚焦超大型油輪、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輪、海上浮式風電、鉆井平臺等高附加值綠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裝備制造業(yè)務,配備世界一流的造船設施,引入大量前沿技術,多條全智能產線將成為行業(yè)標桿。分段、總段大型化等“大工藝”全面應用,VLCC塢內搭載35鉤,超大型箱船搭載72鉤,也將引領中國造船總裝效率跨入世界領先水平。“未來工廠”達產后,恒力重工將具備年分段制作18000個、分段涂裝2800萬平方米的超強能力,用工需求總量達5萬人。
恒力造船(大連)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孝海說,在全面運營后的第二年,恒力重工陸續(xù)迎來首制船提前交船、首制發(fā)動機成功交付、第一艘30.6萬噸超大型油輪下水、各類超大型船舶相繼開工等重大里程碑。目前,恒力重工已開工建造30多艘船舶,造船訂單已經簽到了2028年。隨著“未來工廠”的投產,恒力重工打造現(xiàn)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一流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產業(yè)基地的基礎更實,步伐也更加堅定。恒力重工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xiàn)年加工鋼板230萬噸、建造超大型船舶150艘、生產發(fā)動機180臺,年產值將突破700億元。
來源: 大連日報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