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評標專家,面對標書本應公平公正打分,但在金錢面前卻失衡了,如今換來的是身陷囹圄。
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14名評標專家相繼被抓
這次落網(wǎng)的評標委員會專家包括今年49歲的田某、53歲的楊某等14人。
相關法律文書顯示,具有大專文化程度的田某家住重慶市渝北區(qū)回興街道,系重慶大地建設項目管理公司員工。家住渝北區(qū)果塘湖2路的女子楊某,系重慶教育集團建設有限公司退休員工。2022年10月起,田某和楊某等14名評標專家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相繼被重慶市公安局巴南區(qū)分局抓獲。
知情人稱,他們?yōu)橹\取非法利益,在被抽取為評標委員會專家后,接受職業(yè)中介人員熊某等人(另案處理)請托,為特定投標人在技術標評分中打出傾向性高分,幫助投標人中標事后獲得巨額報酬。
黑客攻破評標專家?guī)飓@取名單,多名專家被指收取“好處費”
相關法律文書載明,2022年4月2日,重慶南岸區(qū)彈子石 CBD 群慧公園及配套道路工程(二期)一標段項目,在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重慶渝年建設集團實際控制人(另案處理)找到中介人熊某等商議幫助寧波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
圖為項目招標公告截圖
開標當天,熊某安排他人依據(jù)黑客渠道獲取的專家名單,通過先電話聯(lián)系后見面詳談給暗標方式成功請托了其中一名專家何某,熊某同時還請托了專家周某(另案處理)。評標過程中,專家何某與周某幫助寧波建工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順利中標。中標后,何某在重慶市九龍坡區(qū)石橋廣場露天停車場 收受好處費10萬元。
同年5月5日,金鳳城市中心一期二標段EPC項目在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開標前,中建三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王某等兩人(另案處理)請托中介熊某等人幫助該局中標該項目,熊某等與他人(另案處理)商議后決定操縱該項目評標。
評標當天,熊某等人通過相同方式請托評標專家。熊某聯(lián)系請托了這14名專家中的金某和羅某并分別支付好處費1萬元,另外3名專家也被他們聯(lián)系上并各收受1萬元。評標中,這5名專家?guī)椭薪ㄈ猪樌袠恕Tu標結束后,熊某支付專家金某、羅某好處費每人30萬元,其他3名專家分別在重慶九濱路九濱廣場一茶樓附近、重慶會館門口路邊、龍湖春森彼岸二樓某茶樓以及觀音橋地下車庫等處各收受好處費20萬。
2022年6月9日,渝長高速復線連接道工程(高速收費站-疏港復線隧道施工)項目在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有人請托幫助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標該項目,熊某等人決定操縱該項目評標。評標當天,熊某等3人也采取相同方式一一請托評標專家楊某和田某等,其中田某收受好處費1萬元。評標中,楊某、田某等幫助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順利中標。評標后,田某在渝北區(qū)約克郡附近一茶樓收受好處費50萬元,楊某在渝北區(qū)汽博中心附近馬路邊收受好處費30.5萬元,另一人則在渝北區(qū)光環(huán)購物中心附近收受好處費39萬元。
黑客技術團隊侵入交易中心專家系統(tǒng)抽取端,指定5名專家參與評標
相關法律文書還稱,2022年9月7日,重慶果園港國際樞紐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園二期項目在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另案處理)請托熊某幫助該局中標,熊某與他人共謀以指定評標專家方式幫助該局中標。
果園港國際樞紐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園二期項目效果圖(圖/上游新聞)
評標當天,熊某等聯(lián)系黑客技術團伙侵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專家系統(tǒng)抽取端,指定專家楊某等5人參與該項目評標。評標前,有人在渝北區(qū)人和一個加氣站內將暗標標記及好處費8萬元交給楊某,還有人在渝北區(qū)照母山附近將暗標標記及15萬好處費分別交給另外3名評標專家(3人各5萬元),要求他們在評標中對中建八局予以關照。評標中,這5名專家?guī)椭摼猪樌袠恕?/span>
評標結束后,專家楊某在重慶市江北區(qū)紅土地一茶樓和某大飯店停車庫內收受好處費42萬,一專家在渝北區(qū)人和附近一加氣站內收受好處費35萬,另兩專家分別在江北區(qū)五里店附近一個加油站廁所內和沙坪壩區(qū)石門大橋下一加油站廁所內各收受好處費14萬元,還有1人在江北區(qū)大石壩東原D7小區(qū)附近一家健身房收受好處費10萬元。
14人共退贓494.5萬元,公訴方建議均判處兩年以下徒刑
案發(fā)后,偵查機關依法扣押了14名專家中部分人的手機、現(xiàn)金,并凍結了部分銀行賬戶。
據(jù)介紹,這14名專家后來相繼退贓,總退贓金額是494.5萬元,其中退贓最多的是楊某81.5萬元,另外是田某81萬元,最少的是何某10萬元。
落網(wǎng)的14名專家中除一人外,其他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今年上半年,公訴方起訴時認為,這14人作為評標委員會專家,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已觸犯《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建議以受以賄罪判處他們兩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公訴方建議均判處兩年以下徒刑,圖為法槌資料圖(圖文無關)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在相關法律文書中看到,這14名評標專家被指控的事實共6起涉及5家企業(yè),其中中建三局三公司西南分公司有2起,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一起。檢索發(fā)現(xiàn),這6起事件中總標的額逾50億元。
重慶市巴南區(qū)法院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此案尚在進一步處理中,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
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