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恐怖故事:
吃楊梅的時候最怕吃出幾條蟲子?
答案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半條
一年一度的楊梅季節(jié)到了!每到這個時候朋友圈炫楊梅的人此起彼伏,但同時怕蟲黨也出來吶喊了:
圖片來源:微博
看來大家真的對楊梅里的蟲子很感興趣,這讓丁香的小伙伴們也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楊梅真的會有蟲子嗎?
在咨詢了生物學、食品學專家后,我們接到一個令人難過的事實:楊梅的確容易有蟲子。
這類蟲子主要是各種果蠅的幼蟲。大多數(shù)喜歡楊梅的果蠅都非常小,比如黑腹果蠅只有 2 到 3 毫米,跟芝麻粒大小差不多,比較無孔不入。
大家在生活中比較容易看到的小黑飛就是它的成蟲形態(tài),尤其是垃圾桶、水果店之類的地方。有時候垃圾倒得不夠及時也能看到這類飛蟲。
圖片來源:教科書
楊梅上容易有蟲的原因也比較簡單:楊梅是日常水果中,果肉完全外露的一種,這給果蠅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繁殖條件。而且果蠅極其喜歡成熟楊梅里的酵母。
但有蟲不代表不能吃!
別被它們的外表給嚇到了!它們雖然看起來和大家想象中的「蛆」很像,但其實這種蟲子從小生長在楊梅果肉中,比較干凈,不會傳播疾病,更不會在人體內(nèi)繁殖。
如果不小心吃進去,胃酸就能妥妥的殺死它們了。對于人體而言不過是葷素搭配的一餐而已。
不過咱后臺也有不少讀者說,雖然聽說過很多次,但好像從來沒見過。
我們也很好奇!
為了 公費吃喝驗證楊梅里到底有沒有蟲?有多少?每顆楊梅都會有嗎……我們特意斥資做了個小實驗來一探究竟。
冷鏈運輸?shù)臈蠲?/span>
蟲子可能會少一點
楊梅是一種很嬌嫩的水果,需要冷藏運輸盡快食用,否則很容易發(fā)酵發(fā)霉出現(xiàn)酒味。
我們從「小攤」和「冷鏈」兩個途徑分別采購了兩份楊梅,想看看會不會有什么不同(樣本較少,僅供參考)。
來自冷鏈渠道楊梅,看起來就很新鮮。我們采用了多種方式浸泡都沒有出現(xiàn)小蟲子:
來自小攤的楊梅,肉眼可見地不飽滿,還能看到冒頭的小蟲子。
而用鹽水浸泡半小時后,小伙伴們紛紛表示不太好了——兩顆泡出了 11 條🐛。
為什么同樣是楊梅,結果卻不一樣呢?買到有蟲的楊梅,是運氣不好嗎?
楊梅有沒有蟲,不是完全憑運氣,種植、保鮮、銷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決定楊梅與蟲子的關系。
楊梅上要有蟲子有 2 個條件:
條件 1:蟲子在上面產(chǎn)卵了;
條件 2:合適的溫度發(fā)育。
大多數(shù)影響楊梅的果蠅在 25°C 左右的環(huán)境里最活躍,溫度低于 10°C 左右時,果蠅的卵會停止發(fā)育,5 度以下 12~24 小時就會被凍死。 減少產(chǎn)卵條件,以及保持低溫,就能一定量的減少楊梅蟲。
優(yōu)質的新鮮楊梅,其實是大概率能做到很少甚至沒有果蠅的。
聽說有人都開始摘小區(qū)里的楊梅了?
勸你謹慎啊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在種植環(huán)節(jié),果蠅會嚴重影響楊梅的產(chǎn)量和品質。如果不進行防治,成熟楊梅的蟲果率可以高達 60%~80%,平均每果含蟲可達 27.6 頭。
所以,從梅農(nóng)開始就會想辦法控制果蠅的數(shù)量,比如:給楊梅樹套上防蟲網(wǎng)罩,使用生物防治、清理落地果、對林間的果蠅進行誘殺等手段。
同時在運輸?shù)沫h(huán)節(jié),如果一路都是冷鏈運輸,包裝又較為完善,就可以大大減少幼蟲的滋生,這樣直接到手的楊梅,可以做到「幾乎沒有果蠅幼蟲」。
但如果上述環(huán)節(jié)不到位,或者到家或水果店后,儲存環(huán)境適合繁殖,那果蠅依然會找上門,有多少就看楊梅自己的造化了......
換句話說,一個比較粗淺的判斷:如果你買到的楊梅能泡出挺多果蠅幼蟲,那它很可能已經(jīng)不新鮮了。
實在擔心
鹽水泡泡吧
鹽水浸泡蟲子能爬出來的原理很簡單——缺氧呀。蟲子在水環(huán)境下沒有了氧氣,自然而然就都爬出來了。
一般來講,鹽水效果就挺好。而用鹽水泡楊梅,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讓酸酸甜甜的楊梅,吃起來更甜更不澀口。
至于像用生面粉或者果蔬清潔粉、小蘇打、酒精等來洗楊梅,其實沒有特別的必要,反而會破壞楊梅的一些風味。
在我們的實測中,基本上 2 分鐘左右,就有蟲子開始往外鉆,全部跑出來大概花了 28 分鐘——如果比較膈應吃到蟲子,那么可以用鹽水泡夠時間。
買回家的楊梅也別輕視,畢竟家也很可能成為果蠅的樂園(請回想一下廚余垃圾放一天后,打開袋子小蟲亂飛的畫面)。
誘人的楊梅,敞口放置 10 分鐘后
小飛蟲就來了
圖片來源:自己拍的
如果一次性買的楊梅比較多,建議泡過之后,盡快放進冰箱。盡量不要敞口放在室外,不僅更容易吸引小飛蟲過來產(chǎn)卵,也更容易變質。
總結下,降低吃到蟲子概率的辦法:
購買包裝比較完整、通過冷鏈運輸?shù)臈蠲?/span>
買回家冷藏,盡快食用,不要露天放置
溫馨提醒,如果楊梅已經(jīng)有明顯的發(fā)酵味/酒精味,那咱還是……扔了吧。
楊梅季節(jié)到了,趕緊吃吧,很快就要下市了,且吃且珍惜。 蟲子怎么能阻擋愛吃楊梅的心呢——葷素搭配,吃得開心!
圖片來源:微博熱心網(wǎng)友
不會還有人不知道楊梅蘸醬油這種
超級無敵的吃法吧!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3] http://nfnyxbnew.yywkt.com/Admin/UploadFile/Issue/4yqbw4oy.pdf
策劃制作
策劃:Murphy & 徐梓瑩 | 監(jiān)制:Feidi
圖片制作:順磊 | 封面圖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