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狐大醫(yī) | 兒童誤服成人藥物怎么辦?家長再忙也要看一看 | 來源:搜狐健康 點擊數(shù):1238次 更新時間:2023/4/29 16:40:43 |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順義婦兒醫(yī)院兒科 張微
編輯 | 施桂娟
兒童活潑好動,自從會走路以后,便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及探索欲,于是各種危險便隨之而來。家長遇到各種突發(fā)情況要如何早期干預(yù)才能避免不良預(yù)后呢?快往下看看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1.誤服藥物
急救室里總會遇到各種誤服藥物的孩子,年齡最小的為1歲,藥物品種也是五花八門,集中在成人的降壓藥、降糖藥、減肥藥等幾大類,此類藥物一般對消化道無刺激,但單次劑量過大一般會加重肝腎負擔,造成藥物性肝腎損傷,同時會擴大上述藥物的反應(yīng),如出現(xiàn)低血壓、低血糖等。
如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服用上述藥物,可參考以下做法。首先可以刺激孩子咽部催吐,如催吐成功,不用著急就醫(yī),可先觀察24小時左右,如無低血壓、低血糖等不良反應(yīng),基本不會有不良后果;如未能催吐成功,建議家長積極帶孩子到醫(yī)院洗胃,以盡量減少藥物吸收,切忌給孩子吃飯、喝牛奶等,這樣會給洗胃造成困難。最佳洗胃時間是誤服藥物后的4小時內(nèi),建議家長及早送孩子就醫(yī)。
2.驚厥
兒童驚厥是急救室最常遇見的癥狀,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驚厥,家長應(yīng)第一時間將孩子安置在安全沒有潛在危險的環(huán)境中,同時將患兒的頭部側(cè)向一邊,以免引起窒息。不建議家長用掐人中等方法,以免造成孩子外傷感染。如情況允許,可在患兒口角一側(cè)給予壓舌板一類的物品以免其咬傷自己。家長切忌用外力掰開口腔或掰直四肢,避免造成人為骨折及脫臼等。如孩子已經(jīng)在抽搐,不建議在此時喂水喂藥,同時,家長應(yīng)盡快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專業(yè)幫助。
3.嚴重過敏
春秋季是過敏的高發(fā)季節(jié),合并呼吸困難、休克等是嚴重過敏的表現(xiàn)。建議家長給過敏嚴重的孩子隨時攜帶抗過敏藥物,7歲以上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可讓其自己帶藥,但家長應(yīng)僅為其準備一次的用量,以免造成藥物過量;年齡尚小孩子可將藥交給老師或其他照顧者。當出現(xiàn)皮疹、咽部不適等過敏癥狀時,看護人應(yīng)及時讓孩子口服抗過敏藥物。同時合并有呼吸困難、大汗、心慌等癥狀的孩子,建議家長盡快將其送往醫(yī)院評估,遵醫(yī)囑給予腎上腺素或者、霧化、激素等治療措施。
4.吞入異物
兒童進食匆忙,容易將魚刺、果核等誤咽,同時由于興趣廣泛,喜歡將玩物放入口中,當哭鬧、跌倒時,異物也容易墜入咽部。一旦發(fā)生上述情況,家長切忌慌張,如果孩子沒有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應(yīng)先安撫兒童的情緒,同時立即禁止孩子進食及飲水,并帶其迅速前往醫(yī)院就診。如果在咽部異物的情況下,同時有其它食物吞咽史,在異物未找出時,家長可帶孩子進行鼻咽喉鏡檢查。如果孩子吞咽異物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看護者應(yīng)及時給予海姆立克法急救,并盡快撥打急救熱線求助。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guān)閉窗口】 | 上一篇:一周測幾次血糖最好?什么時候要加測?一文說清楚! 下一篇:半月談:消除“農(nóng)管”傳言背后的擔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