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口臭的原因,聊了一些口腔疾病外,大多是由于胃火盛.胃中積熱所引發(fā)的消化不良或消化系統(tǒng)紊亂所致.香薷.雞蘇.藿香.橄欖.橘皮.麥門冬.生姜.薄荷等都有降胃火之功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對這門面食物的攝取.忌攝入過多的味重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戒煙.戒酒.食物要相對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膩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進食時要細嚼慢煙;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
1.藿香粥:材料:藿香10克,粳米100克.做法:將藿香洗凈,放入鋁鍋內(nèi)(一定要用鋁鍋)煎熬5分鐘,取汁代用,將粳米淘凈,入鍋內(nèi)加冷水適量,煮成粥,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后可食.
此粥方有"散暑氣.辟惡氣"之功,并兼有治脾胃,吐逆及開骨進食之效.
2.薄荷粥:材料:薄荷葉10克,粳米100克.做法:把薄荷葉洗凈,入鍋,加水熬煮,取汁等用,將粳米淘凈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成粥,熟時倒入薄荷汁,燒沸即成.
此粥方有"通關(guān)節(jié).利咽喉,令人口香"之功,兼有止痰.發(fā)汗.消食下氣.去舌苔之效.
3.麥門冬粥:材料:麥門冬10克,粳米100克.做法:將麥門冬煎湯取汁.粳米淘凈,入鋁鍋內(nèi),將麥門冬汁和冰糖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改用文火煮熟.
此粥方有治嗽及反胃",并兼有治潮熱,口干.心煩之功效,麥冬門及性專瀉不專收,因此氣弱.胃寒者禁服.
4.咸魚頭豆腐湯:材料:咸魚頭1個,豆腐數(shù)塊,生姜1片.做法:洗凈所有材料,咸魚頭斬塊稍煎后與生姜同放入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燒滾半小時,放入豆腐再滾20分鐘便可.
佐餐適用.咸魚頭味甘兼具清熱作用,而豆腐性涼,有清熱解毒之效,對于口腔潰爛.牙齦腫痛,口臭及便秘等都有甚有功效.
5.黃瓜粥:材料:黃瓜50克,大米100克.做法:黃瓜去皮切片,與大火同煮粥,隨著服用.
每日一劑.專治肝火盛或內(nèi)濕引致的舌干口臭.
以上文章轉(zhuǎn)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