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在做反詐宣傳活動。

▲工作中的王佳。

▲5月25日,王佳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
1981年1月出生的王佳,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民警,2018年8月,成為北京市朝陽區(qū)反詐中心的首批民警,她說,反詐宣傳成了植入她身體的本能。有時出門打車,她也會問司機,“您接過詐騙電話嗎?”
“小佳,你看這個來電號碼是不是有問題,我沒接。”“佳姐,我剛才接到一個冒充招聘單位的來電,他的話術是……就和你提醒我們的一模一樣!
作為反詐中心的一名民警,不論早上還是晚上,上班還是休假,王佳常接到類似的來電詢問和反饋。只要提到電信詐騙,她總會立馬警惕起來。
在大家眼里,她嗓門大,勁頭足,辦事也麻利。其實,王佳小時候性格內斂,不愛拋頭露面,總覺得自己有“社交恐懼癥”。警校畢業(yè)后,王佳從戶籍警干起,后來到了刑警外勤隊,2018年,她又成了“反詐民警”。為了宣傳防詐騙的知識,她去電視臺錄節(jié)目,進社區(qū)給老年人科普,也到校園給大學生開講座,如今仿佛有了“社交牛人癥”,哪怕打個車,都不忘囑咐司機“別被騙”。
四年來,她成功帶隊勸阻潛在受害人219萬余人次,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0余億元。此外,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朝陽分局轄區(qū)電信網絡詐騙案的案發(fā)量和涉案金額都在減少,“多年的反詐宣傳有效果了!边@是最讓王佳高興的。
這些年來,她曾獲“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北京市優(yōu)秀女民警”“全國公安百佳刑警”等榮譽稱號。
5月25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王佳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
從“保衛(wèi)生命”到“守護財產”
起初,王佳沒想過自己能成為一名警察。
像不少年輕女孩一樣,她的夢想是當一名空姐。王佳曾憑借優(yōu)越的形象條件順利拿到一家航空公司的錄取通知書。眼看就要換上制服,父親的建議讓她變了主意。她考取警校,一身制服同樣板正,只是上面多了一枚由國徽、盾牌、長城和松枝組成的警徽。
1999年,剛畢業(yè)的王佳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成為了一名戶籍警察,但王佳心里并不服氣,尋到機會,她報名到了刑警外勤隊,成為一名重案組偵查員。那之后的八年,她瞞著父母,直面惡性事件犯罪嫌疑人。
后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興起。2012年,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成立電信隊,王佳主動請纓,開始接辦這類案子。被害人的痛苦讓她越來越意識到,不是只有人命才“關天”,老百姓的血汗錢被騙走,經濟財產受損失,同樣是天大的事。
2018年8月,北京市朝陽區(qū)反詐中心(以下簡稱“反詐中心”)成立,包括王佳在內的5人成為這里的首批民警。如何讓被騙子“洗腦”的當事人相信自己,如何聯系上關機的當事人并阻止匯款,是他們每天都會遇到的難題。
王佳記得,反詐中心成立后的第二天,她就遇到一起冒充公檢法進行詐騙的案子。她著急地給當事人崔女士打電話,一直被掛斷,突然,一位男子接起電話,問王佳“是誰”,當王佳說要找崔女士時,對方表示,崔女士是他老婆,沒有被騙,讓她放心,隨后掛斷了電話。
這通電話引起了她的懷疑,“男子是南方口音,勉強說普通話,還一直問我是誰,反復強調‘我老婆沒有被騙’,這不太對勁兒啊!
從男子的口音和語言習慣分析,王佳覺得對方很可能就是騙子。她推測,崔女士的電話可能是被呼叫轉移了。
呼叫轉移只能轉接來電,不能轉接短信。想到這里,王佳立馬給崔女士發(fā)短信,一條得不到回應,王佳就開始多條“轟炸”。三四十條短信發(fā)出去后,王佳接到了崔女士的電話,對方還沒來得及開口,王佳就提高了嗓門,“剛剛給你打電話的是騙子,你的電話被呼叫轉移了,你可不能被騙了……”
王佳話音剛落,對方“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崔女士告訴王佳,自己接到了一位陌生男子的電話,稱她涉嫌參與一起高度保密的洗錢案件。她很害怕,已經把所有的存款都轉到一張銀行卡里,準備打錢,還在酒店開好了房間,準備和騙子偽裝成的假民警通過QQ做筆錄,萬幸看到了王佳發(fā)的短信,還沒有把錢轉走。
幾乎天天都在和騙子“搶人”
民警和騙子“搶人”的驚險情形,幾乎天天都在上演。騙子的花樣越來越多,王佳和同事的應對手段也隨之更新。
王佳曾接到一名男子的求助電話,稱妻子被網上認識的一名外籍男子“洗腦”,把家中兩套房產拿去抵押,貸款了1400萬元,打算給對方匯過去。王佳發(fā)現,這并不是個案,已經有過多起嫌疑人偽裝成外籍男子,以戀愛或投資為名,給事主郵寄現金包裹,后以包裹被扣留需要繳納“解凍費”為由進行詐騙的案例,是典型的網絡交友詐騙犯罪。報警人提醒王佳,妻子性格強勢、孤僻,很難聽勸。
當王佳準確地說出騙子冒充英國人,以繳納“反恐證書費”“海關解凍費”等為名實施詐騙的套路后,事主有了動搖,王佳馬上轉變策略,用溫和的口氣說,“我們曾用反詐專線電話提示過您,您要如實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有沒有經濟損失?”事主逐漸放下戒心,坦白了事情的經過,恍然大悟后,她向王佳深深鞠了一躬。
但王佳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不少事主在被騙后才醒悟、報警,他們往往絕望又自責,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忍不住低聲啜泣,面對民警,他們反倒能把不敢在家人面前表現出的情緒發(fā)泄出來。
一位上年紀的阿姨,四年前,被騙了100多萬,直到現在,每次和王佳提及此事,都哭得止不住!澳憧,電信詐騙對人的傷害就是這么大,受害者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回不到正常生活。”王佳說道。
“生活和工作早就分不開了”
把一個人從被騙的邊緣攔回來,的確能給王佳成就感,但她更希望能把一群人攔回來,F在,她每天都要梳理朝陽區(qū)的案件,不論是被成功勸阻的事主,還是已經被騙的受害人,王佳都會回訪,了解騙術套路、被騙者的心態(tài),來指導自己今后的反詐工作。
“我要把這些說給更多人聽,這都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活生生的例子!贝蛄笋R賽克的執(zhí)法記錄儀畫面,再配上民警和騙子對話的錄音,王佳把最真實的詐騙現場和勸阻經過擺在人們面前,目的只有一個,“讓大家記住。”
這樣生動的反詐宣傳方式,是她一步步摸索出來的。起初,大家只是把案例編寫成冊,做成宣傳單,發(fā)給群眾。但一轉身,嶄新的單頁就被扔進了垃圾桶。
“漫灌”式的宣教是過去式,“精準”才是要義。面對社區(qū)老人,保健品、投資理財詐騙套路是講解重點;針對公司職員,冒充老板、冒充電商客服、謊稱虛假征信是主要宣傳內容;而如果給大學生講課,刷單詐騙則是防范重點。王佳走進直播間和電視臺,出現在宣傳短片、紀錄片里,成了全國公安系統防騙講師,也成了人們心中的“反詐代言人”。
即便下班了,接到通知,她都會第一時間出門,勸阻、攔截,夜里也會回復群眾的咨詢信息。她沒覺得麻煩,“生活和工作早就分不開了。”不久前,她因疫情居家隔離,久違地在家呆幾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對家人的虧欠,“我連飯都不會做,從這個角度講,我不是個稱職的好妻子!
但沒過多久,她又忙起來。一所高校邀請她給學生們做個反詐講座。疫情期間,學校封閉,學生們上網時間長,要提高對電信詐騙的防范意識。于是,“反詐小佳”又上線了。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8年反詐中心成立以來,王佳成功帶隊勸阻潛在受害人219萬余人次,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0余億元,單筆勸阻最大金額1400萬元,成功返還435名群眾被騙資金3883萬余元。2021年下半年開始,朝陽分局轄區(qū)電信網絡詐騙案的案發(fā)量和涉案金額雙雙減少。
5月25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王佳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她覺得,自己作為“反詐民警”代表獲得了認可,以往的反詐工作被肯定了,但未來依舊任重道遠。文圖據《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