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華遺囑庫首次公布未婚不婚者立遺囑數量,他們指定誰為受益人?)
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服務中心邀請市民觀看《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fā)布會直播。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蔣樂來 圖
3月21日,《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正式發(fā)布,白皮書對中華遺囑庫當前登記保管的251322份遺囑進行了大數據分析。
《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訂立遺囑的人數每年持續(xù)增長,2013年訂立遺囑人數僅為6804人,從2016年起,每年訂立遺囑人數保持在3萬人以上。十年間,立遺囑人群的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年降至68.13歲。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地區(qū)共有25979人通過中華遺囑庫立遺囑,占全國總量的10.81%,其中以60-70歲老人為主。
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服務中心。中華遺囑庫 圖
未婚不婚者立遺囑數量首次公布
中華遺囑庫首次公布未婚不婚者立遺囑數量!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2017年至2022年六年間,這個數據總量增長了12倍,且呈現(xiàn)逐漸攀升的趨勢。2022年全年有344位未婚不婚者訂立了自己的遺囑,其中女性未婚不婚者占比達71.51%。
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介紹,未婚不婚者遺囑的受益人通常是其父母,父母繼承占到48.46%,指定朋友等非法定繼承人的比例也有18.18%。也有1.72%的未婚不婚者將遺產指定由子女繼承。
中華遺囑庫十年服務基本數據。中華遺囑庫 圖
上海中青年立遺囑人數占比突出
《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從2017年開始,16歲-60歲的中青年群體立遺囑人數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中青年訂立遺囑的群體中,30-39歲年齡段人數的比例為29.74%。中青年群體立遺囑的原因主要有,“防止財產下落不明”占19.48%,“隔離自身婚姻風險”占13.98%,“隔離子女婚姻風險”占15.37%。中青年立遺囑群體中,離異和再婚人群分別占到12.09%和10.44%。“隔離自身婚姻風險”和“隔離子女婚姻風險”這兩個原因,隨著立遺囑人年齡的增長,重要性逐漸走高。自身婚姻以及子女婚姻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對立遺囑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未婚不婚族訂立遺囑的主要原因。中華遺囑庫 圖
中華遺囑庫江浙滬區(qū)域負責人黃海波表示:兩人一旦離婚,就可能牽涉兩個甚至多個家庭,夫妻關系、親子關系都會影響人們的財產分配意愿。因此,年輕人選擇通過遺囑避免把遺產留給不符合意愿的繼承人。
有媒體報道,27歲的女生小李近日在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服務中心訂立了自己的遺囑。小李從小父母離異,和生母的關系并不是很好,父親離世后她決定為自己立下遺囑,將遺產留給妹妹,而不是作為法定第一順位繼承人的生母。這樣能給予妹妹更多的保障。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二服務中心了解到,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地區(qū)已有2531位中青年人通過中華遺囑庫立遺囑,約占全國中青年遺囑總量的23.08%。2022年上海市立遺囑的人群中,60歲以下占比達到14.87%。黃海波告訴記者,這說明上海這一部分人群的遺囑意識很高,提升得也很快。
中青年人群訂立遺囑的主要原因。《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 圖
老年人立遺囑避免糾紛和簡化手續(xù)
《2022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60歲以上老人立遺囑的最主要原因是避免糾紛(32.18%)和簡化手續(xù)(33.45%)。黃海波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認為遺產分配只要口頭交代或者自己在家寫一份遺囑就行,但實際上到法律層面認定落實的時候,要復雜得多。”
2019年,洪先生的父親過世。因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洪先生和他的哥哥姐姐三人之間因為財產分配問題產生了糾紛。遺產相關的各類證明和手續(xù)之繁復也使得整個繼承過程變得極為漫長。經過這次教訓,洪先生決定說服母親提前訂立一份遺囑,避免繁雜的手續(xù)和不必要的糾紛。經過他的多次勸說,母親放下成見,完成了遺囑的訂立。洪先生今年52歲,他如今也在整理自己的財產,準備在將來立下自己的遺囑。
60歲以上人群訂立遺囑的主要原因。中華遺囑庫 圖
除此之外,“子女的婚姻風險”仍然是老人立遺囑的重要原因,占比達14.72%。
2018年,中華遺囑庫第一次發(fā)布的白皮書顯示,99.93%的老年人選擇了中華遺囑庫范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即在遺囑中規(guī)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于個人財產,不屬于其夫妻共同財產。
黃海波表示,這一比例在逐步下降,甚至會有部分老人指明要將遺產分配給兒媳或者女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