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女子餐廳吃飯被陌生男子強拽頭發(fā)拖倒在地”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9月15日上午,當事人郭女士及其律師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郭女士與拉拽她頭發(fā)的黃發(fā)男子并不認識。事發(fā)后,郭女士身體多處挫傷,目前,鄭州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另據新京報報道,9月15日,當事女子代理律師講述了事發(fā)當天情況,并稱事發(fā)后該女子已到醫(yī)院就醫(yī)。新京報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獲悉,該男子醉酒后拖拽當事女子頭發(fā),其因尋釁滋事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5日。
三女子餐廳吃飯遭鄰桌男子搭訕騷擾
郭女士是河南鄭州人,今年20多歲。在提供給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的“情況說明”中,郭女士寫道:9月12日凌晨,她和兩位女性朋友在鄭州一家餐廳吃飯。期間,鄰桌一位黃發(fā)男子來到她們桌子坐下搭訕,遭她們拒絕。
郭女士被拖倒在地
此后,郭女士等人請求餐廳服務員幫忙,讓黃發(fā)男子離開她們餐桌,黃發(fā)男子仍然不愿離開。不久,未經郭女士等3人同意,黃發(fā)男子自行到收銀臺替郭女士等3人買了單。
回到郭女士餐桌上后,黃發(fā)男子繼續(xù)搭訕3位女生,仍然被拒絕。據四川觀察消息,郭女士稱,黃發(fā)男子買完單后,又坐在自己對面指著閨蜜說:“能不能對我笑,憑這桌的單子是我買的。”
雙方為此發(fā)生言語爭執(zhí)。期間,郭女士等人讓服務員給黃發(fā)男子退了錢,她們自己買了單。
黃發(fā)男子離開郭女士等人的餐桌后,其同伴不停給郭女士等人道歉,說黃發(fā)男子喝多了,請求郭女士等人諒解。
黃發(fā)男突然拖拽女子頭發(fā)致其倒地受傷
郭女士在“情況說明”中說: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黃發(fā)男子從洗手間回來后,徑直來到她身后,拽起她的頭發(fā)就往地上按。雙方朋友見狀,趕緊上前勸拉。
餐廳監(jiān)控視頻顯示:事發(fā)9月12日凌晨4時50分許。視頻中,身穿黑色短袖的郭女士坐地后,黃發(fā)男子拽著郭女士的頭發(fā)一直沒有松手,很快將郭女士按在地上。在眾人的拉擋下,黃發(fā)男子仍未松手,又將郭女士向前拖行一段距離。
黃發(fā)男子曾多次搭訕
最終,在雙方朋友的勸阻下,黃發(fā)男子被拉走。起身后,郭女士先是準備拿身邊的一條凳子反抗,被他人勸阻。此后,郭女士來到黃發(fā)男子的餐桌上,拿起一個瓶子(郭女士自稱是飲料塑料瓶)扔向黃發(fā)男子。黃發(fā)男子往郭女士身邊撲時,雙方均被各自朋友勸阻。
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
此后,郭女士表情痛苦的蹲在地上,隨即倒在地上,雙手先是抱著頭部,此后又放在脖子位置,痛苦不已......
女子受傷住院,警方介入調查
郭女士事后稱,她倒地之前,很想嘔吐,因此先慢慢蹲在地上,隨后就躺在地上暈了過去。
事發(fā)后,郭女士的朋友報警。郭女士被送往醫(yī)院救治,黃發(fā)男子被民警帶到當地派出所接受調查。
9月15日上午,郭女士的律師、上海申同律師事務所的劉源涌律師告訴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事發(fā)后,郭女士在醫(yī)院住了3天院。經診斷,郭女士的傷情為:閉合性顱腦損傷輕型;左面部挫傷;頸部挫傷;右肩部挫傷;胸背部挫傷;右膝挫傷。
郭女士的診斷證明書
“郭女士昨天(9月14日)出院,今天(9月15日)上午,我們將帶著醫(yī)院出具的診療結果到公安部門做傷情鑒定!眲⒃从柯蓭熣f。
劉源涌律師介紹,事發(fā)后,雙方曾到公安機關調解過一次,因為對方態(tài)度問題,調解最終沒有結果,F在就等著傷情鑒定結果出來,公安機關對案件進行定性,依法公平公正處理。
郭女士及其律師反映是否屬實?9月15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提出采訪黃發(fā)男子及辦案的公安機關,郭女士說,她之前并不認識黃發(fā)男子,因此沒有對方電話。
另據新京報報道,9月15日,當事女子代理律師講述了事發(fā)當天情況,并稱事發(fā)后該女子已到醫(yī)院就醫(yī)。新京報記者從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獲悉,該男子醉酒后拖拽當事女子頭發(fā),其因尋釁滋事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5日。
極目新聞綜合華商報大風新聞、四川觀察、新京報
媒體評論
“搭訕失敗”就施暴,如何讓這類人長長記性
近日,河南鄭州某餐廳內一男子搭訕鄰桌女子失敗,粗暴攻擊女子的視頻在網絡熱傳。9月15日,當地警方回應,涉事男子目前已被警方以尋釁滋事處以行政拘留15日。
網絡視頻的畫面讓人觸目驚心。施暴男子一把揪住女子的頭發(fā),將其摁在地上拖行,受害者當場感到不適,嘔吐不止。而事件的原因竟然只是施暴者強行為受害者買單、搭訕失敗而產生的“無能狂怒”,難怪廣大網友均對此感到難以理解和異常憤怒。
如此惡劣的行徑理當被嚴懲,因為施暴者傷害的不僅是視頻中的女子,也是公共秩序,是整個社會的安全感。此事也讓許多網友聯想起了之前同樣發(fā)生在公共場所的暴力傷害事件,有人說“這不是搭訕,是性騷擾”;還有人膽戰(zhàn)心驚地表示,“看來出去吃個飯都要小心了”。
涉事男子的行為,的確不是一句“搭訕”可以敷衍過去的,這是公開調戲,更是赤裸裸的暴力。一個女生和朋友在外面吃個飯,竟然因為“搭訕”之類莫名其妙的理由被暴力侵害,這會給公眾帶來怎樣的心理陰影?
也因此,涉事男子被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在部分網友看來可能有些輕了。哪怕僅僅從視頻中看,事件發(fā)生在公共場合,又有隨意毆打、傷害他人的企圖和行為,情節(jié)的惡劣性質毋庸置疑。而且據媒體報道,受害者也在就醫(yī)后檢查出多部位挫傷。
當然,事件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受害人的傷勢情況都要由權威部門來認定,但公眾對暴力傷人案件的關切,對自身安全的投射,對施暴者的憤怒,對公共安全感的期待,這些都應該得到重視。
如果說以往類似案件發(fā)生后,還有個別人莫名其妙地拿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或受害者的衣著說事,那么這一回,這些雜音基本上已經消失不見。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性騷擾就是性騷擾,暴力就是暴力,不能讓關注點跑偏失焦,更不能模糊了基本的是非因果。
類似的極端案件,尤其讓公眾“意難平”。因為,在公共場所囂張跋扈、仗勢欺人、大打出手,不僅讓公眾“街頭擼串的安全感”大打折扣,也沖擊著法治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如果放任此類行為,這次被傷害的可能是無辜女子,下次就可能是沒有還手之力的老幼。
法律及時出手,讓施暴者付出代價、長長記性,才能還給受害者一個公道,也才能形成強有力的震懾,賦予所有人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