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
大連市高中等學校
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發(fā)布
致全市2024年
高考考生和家長的一封信
各位考生和家長朋友們:
2024年高考即將開始,溫馨提示如下事宜。
一、提前規(guī)劃,沉著備考
1.請密切關注“遼寧招生考試之窗”官網發(fā)布的信息。
2.保持良好作息規(guī)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注意飲食安全,調整好心理狀態(tài),陽光樂觀,以良好狀態(tài)參加考試。
3.考前一天(6月6日)熟悉考點。請綜合考慮交通、天氣等因素提前做好路線規(guī)劃,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及休息場所,避免遲到誤考。還要關注天氣狀況,特別是高溫天氣預防中暑,做好物理防曬;雷雨天氣備好雨具,提早做好出行安排。
4.請考生備齊證件和物品?荚嚠斕斐霭l(fā)前,請仔細檢查是否帶齊本人《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及考試必備用品。除2B鉛筆、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直尺、圓規(guī)、三角板、無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試用品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帶入考場。建議考生參加考試時,將參加考試用的物品都放在一個透明的文具袋內攜帶。
二、記牢時間,避免失誤
1.開考15分鐘后不得進入考點參加當科目考試;外語科目考試14∶45分后禁止入場。
2.嚴禁攜帶手機、智能手表、智能手環(huán)等通訊工具進入考點。高考采取“2+1”安檢模式?键c入口處設智能安檢門、人工安檢兩道安全檢查區(qū)域;考場入口處設第三道安全檢查區(qū)域?忌氈鲃优浜习矙z,盡量避免穿、戴有金屬衣物或飾品,可佩戴機械類指針式手表,并須脫帽參加考試。在進入考點門前,請將手機等非考試物品交由家長保管。
3.請考生掌握考場編排規(guī)則。①語文、數學、外語(英語、俄語、日語)、首選考試科目(物理、歷史),每個考生形成一個準考證號,考生使用此準考證號可參加6月7、8、10日考試;②再選科目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學四科單獨編排考場,每個考生再選科目最多形成2個準考證號,考生使用每科單獨編排生成的準考證號參加6月9日考試。
●6月7日、8日考試,考生不換考點、不換考場。
●6月9日考試(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學),考生不換考點,但考場有變化,不要進錯考場。
4.考場內設置時鐘,在不影響考試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為考生提供時間參考。考試時間以考點統(tǒng)一指令為準。
5.語文、漢語、數學、外語科目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于每科考試結束前30分鐘,選擇性考試科目(物理、歷史、化學、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學)考試結束后方可交卷出場,不允許考生提前交卷離場。
三、掌握規(guī)則,沉穩(wěn)作答
1.考生應準確、清楚地填(涂)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個人信息?忌氃谂c題號相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答題,寫在草稿紙上或非題號對應的答題區(qū)域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用規(guī)定以外的筆答題,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標記。
2.需涂點的選擇題作答用2B鉛筆;其他試題作答統(tǒng)一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
3.作圖時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及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不宜過輕、過細。
4.選擇題修改選項須將原涂點用橡皮擦干凈,并注意切勿污損答卷。保持答題卡整潔,禁止折疊和造成破損。禁止使用涂改液、膠帶等。
四、遵守紀律,誠信考試
1.自覺服從監(jiān)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監(jiān)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擾亂考場及其他考試工作地點的秩序,不得危害他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得違反考試期間的疫情防控要求。
2.考試結束信號發(fā)出后,立即停筆,在監(jiān)考員依序收齊答卷、試卷、草稿紙后,根據監(jiān)考員指令依次退出考場。
3.如不遵守考場規(guī)則,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管理,有違規(guī)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確定的程序和規(guī)定嚴肅處理,并將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規(guī)定,移送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4.所有考場均使用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的監(jiān)控并錄像;考試結束后,省、市、縣(市、區(qū))三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將分別對所有考場監(jiān)控錄像進行回放審查,發(fā)現違紀、作弊、違法等行為,將按照有關規(guī)定或法律進行嚴肅處理。
衷心祝愿全體考生取得理想成績!
→點擊這里←
查看原文
新聞大連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官方賬號
470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新聞大連(微信號:dltv8811)編輯制作
資料:大連市高中等學校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 大連市教育局
編輯:沐沐
美編:海健
校對:華錚
主編:呂彬
監(jiān)制:穆軍 宋偉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