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混淆視聽,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危害很大,不僅會傷人于無形,也會破壞社會信任、擾亂社會秩序。加強治理,鏟除網絡謠言這顆“毒瘤”,凈化網絡環(huán)境,勢在必行。
近期
遼寧網安部門重拳出擊
打擊整治一批網絡謠言案件
現將7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01
案例一
鞍山網民李某某因懷疑其丈夫與方某存在曖昧關系,在某即時通訊APP中發(fā)布大量造謠侮辱方某的圖文,造成惡劣影響。近日,公安機關已依法給予李某某行政處罰。
02
案例二
鞍山網民姜某在多個網絡自媒體APP中發(fā)布不實信息,造謠詆毀政府部門,造成不良影響,擾亂社會秩序。近日,公安機關已依法給予姜某行政處罰。
03
案例三
鞍山網民張某利用短視頻APP,多次發(fā)布不實信息,對其前女友楊某某進行侮辱,造成惡劣影響。近日,公安機關已依法給予張某行政處罰。
04
案例四
鞍山網民尹某某在網絡上散布涉農副產品的謠言信息,造成不良影響,擾亂了社會秩序。近日,尹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05
案例五
撫順網民王某、沈某、劉某三人利用聊天社交軟件,通過虛構事實、編造有關國家政策的虛假信息,誤導他人,造成多人被騙,損失慘重,嚴重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王某、沈某、劉某三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06
案例六
撫順網民李某為博人眼球,在聊天群中發(fā)布“濟南大學生與醉漢沖突被刑拘案”中“醉漢”已死亡的謠言信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給予行政處罰。
07
案例七
撫順網民曹某為博人眼球,在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其“遭受家暴”“患病”等虛假視頻賣慘,吸粉引流,擾亂社會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曹某給予行政處罰,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
網警提醒
文明需要培育呵護
鍵盤不是武器,網絡不容撒野
拒絕網絡暴力
依法、依規(guī)、文明上網
共同維護清朗的網絡環(huán)境
大觀新聞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官方賬號
63篇原創(chuàng)內容
公眾號
本條微信由大觀新聞編輯制作
轉載請注明:來源大觀新聞(微信號:Daliandaily)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
編輯:李金秋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秋菊
主編:李元臣
監(jiān)制:穆軍、高忠華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