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思維 實習生王晶璞)7月14日,中國香港籍貨船喬治娜希望號(“GEORGINA HOPE”)在黃海海域航行時,救援了一艘發(fā)生爆炸的韓國籍油船。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香港海事處獲悉,喬治娜希望號共救起了14名外籍船員。
7月14日下午,喬治娜希望號救援遇險韓國油船。 受訪者供圖
據了解,實施救援的喬治娜希望號是一艘18萬噸級的好望角型大型散貨船,船體總長295米,吃水18米,由秦皇島金騰船務公司管理,船員全部由秦皇島海昌船務公司派遣。
喬治娜希望號船長劉通告訴新京報記者,7月14日13時05分,喬治娜希望號在黃?拷n國的海域航行時,收到韓國籍船只“KEOYOUNG DREAM 3”輪發(fā)出的遇險求救報警。當時,兩船相距約7海里(約13千米)。
隨后,劉通接到了遇險船只船員的電話,通話中,遇險船員的語氣明顯充滿了慌張和恐懼,“電話中說船只貨油艙爆炸,情況十分危險,需要我們立即救助船員!
收到求救信號后,劉通立即向公司報告,同時啟動應急反應程序,全體船員迅速集合,準備救助設備設施,駛向遇險船只所在位置。“海況不是很平靜,視線不是太好,影響最初掉頭返航搜救的難度,更影響遠距離觀察遇險船的情況!眲⑼ㄕf。
遇險的韓國油船。 受訪者供圖
13時55分,喬治娜希望號靠近遇險船。劉通看到,遇險船只的頭部貨艙因爆炸鼓起來很大的包,船舶右傾約15度,現場彌漫著汽油味,但未發(fā)現明顯的油污入海痕跡。
喬治娜希望號立即釋放救助艇進行救援。救助艇抵達時,發(fā)現船身沒有明火,船員們穿著橘色的救生衣集中在船只尾部的生活區(qū)甲板外圍,做好了隨時棄船的準備。劉通稱,遇險船只屬于油化輪,很有可能發(fā)生二次爆炸,船舶抵近遇險船時,操縱比較困難,存在碰撞的危險。
經過多次往返,喬治娜希望號成功將14名遇險船員全部安全營救上船,全程沒有人員受傷,整個救援過程持續(xù)1小時18分鐘。
中國船員為獲救的外籍船員準備了食品、水和保暖的毛毯及醫(yī)療救助用品,并為遇險船只的韓國船長提供了通訊工具,幫助其與韓國海警取得聯系。獲救的14名船員被轉移至隨后趕來的韓國海警救助艇上。
據悉,獲救的14名船員包括2名韓國籍、10名印尼籍以及2名緬甸籍船員。
當晚,中國香港海事處向喬治娜希望號船長劉通發(fā)去感謝信,信中稱,喬治娜希望號對遇險船只的救援非常出色,并對船長及船員們展現出的專業(yè)精神和責任感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香港海事處發(fā)給喬治娜希望號船長劉通的感謝信。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彭沖 校對 李立軍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