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上海野生動物園的浸入式展區(qū)“袋鼠坡”因能讓游客近距離接觸袋鼠而廣受好評,暑假期間,園區(qū)更是增加晚間運營時段。
可是近日,有游客表示,其在“袋鼠坡”喂袋鼠時,被一只袋鼠打傷,引起熱議。
“上海野生動物園袋鼠打人”登上熱搜
有網(wǎng)友對記者表示,自己幾年前就曾在“袋鼠坡”被袋鼠扇耳光,好在沒有受傷。還有游客告訴記者,近日去“袋鼠坡”時,工作人員提醒晚間袋鼠較為活躍,可能會打人,詢問該游客是否能接受,最終“勸退”游客。記者以游客身份進入景區(qū)體驗時,一名身著志愿者背心的工作人員也透露,袋鼠打人“確實有,但概率比較小”。
可以互動的“浸入式展區(qū)”固然受人歡迎,但如何做好相應的保障服務工作,讓人安心“浸入”呢?
游客在野生動物園被袋鼠打
近日,有游客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貼,稱自己和朋友在上海野生動物園袋鼠坡喂完小袋鼠站在一起聊天時,突然一只比她高一個頭的大袋鼠鉆到兩人中間,并用兩只爪子扣住其眼部,其間脖子、手臂、小腿均被打。該游客表示,在其尖叫后,工作人員跑來并帶其去處理,后經醫(yī)院檢查為結膜炎和肌肉拉傷,并打了狂犬疫苗,休息了幾天。
該游客在帖子中提到:“入園前,有告知這個袋鼠在夜晚會很興奮,我只能說運氣是有點偏了, 有可能被打還真被打了!
該帖很快引起熱議,在評論區(qū),不乏一些網(wǎng)友也表示曾在“袋鼠坡”被袋鼠打到。有網(wǎng)友留言表示:“我也被上海野生動物園的袋鼠揍過,因為我喂草喂得慢了,它把我拎起來了!
游客“柿子”(化名)則告訴記者,其2017年12月去上海野生動物園“袋鼠坡”時就被袋鼠打過:“就因為我想把食物給更小的袋鼠吃,旁邊的大袋鼠已經吃過了它無休止地要。我看旁邊小袋鼠沒得吃可憐,想給小的,結果被大袋鼠扇了一耳光!薄笆磷印北硎,還好自己反應快用手擋了一下,但還是被打到了臉上,幸運的是臉部沒被抓破。
游客“柿子”被袋鼠打了
“柿子”還告訴記者,因為沒受傷,所以她也沒和工作人員溝通。事后,她復盤此事時,覺得應該是自己個子矮,食物放低了會被袋鼠搶光,所以無意識地(把食物)舉到了臉旁邊,大袋鼠想搶食物就打到了她!按_實沒有防護措施就直接進去喂,如果被打就很危險!薄笆磷印备袊@。
游客“小霄”(化名)則表示,其在“袋鼠坡”的晚間開放時段想帶娃進去體驗時,“工作人員說不建議投喂,晚上袋鼠比較活躍會打人,問我可以接受嗎。這叫我怎么回答好呢?”“小霄”告訴記者,最終她還是被“勸退”了,“投喂點既然明確告知有攻擊行為,帶著孩子,沒必要冒風險吧。”
游客“小霄”發(fā)文稱曾被告知袋鼠晚上或會打人
對于與袋鼠互動,很多網(wǎng)友也表達了擔憂,有網(wǎng)友表示不解:“袋鼠這種東西還能讓近距離接觸?動物園也是心大,這家伙一身腱子肉跟個拳擊手似的,怎么敢的啊?”
“大家最好還是遠離不熟悉的動物,因為通常評估不出它的攻擊性……”
不過,也有游客表示,自己在袋鼠坡喂袋鼠時,覺得袋鼠都很溫順:“我也去過,還好當時遇到的袋鼠都挺溫順。”
8月2日,記者向發(fā)帖游客進一步詢問被袋鼠打傷的細節(jié),該游客并未透露。8月3日凌晨,記者注意到,發(fā)帖游客刪除了原帖,并更新了一則“被袋鼠打了后續(xù)”,表示發(fā)帖是為了告誡大家動物有野性,靠近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但(帖子)太爆了,自己也有點壓力。
工作人員表示被打概率很小
“袋鼠坡”的袋鼠會打人嗎?所謂“浸入式景區(qū)”又是如何管理的?8月3日,記者來到上海野生動物園,以游客身份進行了體驗。
在入園前,記者就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看到,“袋鼠坡”內有“赤大袋鼠”和“灰大袋鼠”。今年7月14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推文中,也提到:“走進浸入式展區(qū),卡皮巴拉(編者注:即“水豚”)樂園、袋鼠坡實現(xiàn)擼豚、摸袋鼠自由!
8月3日中午,記者來到“袋鼠坡”,該區(qū)域公示的袋鼠互動體驗信息顯示,體驗價為30元/人。門口的《袋鼠投喂互動須知》則提到:“游客應遵守投喂互動運營規(guī)章制度,聽從工作人員指揮!薄罢埼鸨寂、追趕、驅趕袋鼠,不準抓、抱袋鼠等”“請勿大聲喧嘩,與袋鼠互動時動作要輕緩,投喂時將飼料放于手掌心中,慢慢伸到袋鼠嘴巴附近,讓動物自己進食。”
園內的袋鼠投喂互動須知
記者和同事共支付60元后,門口的工作人員給了兩個小杯子,杯中各有四五粒袋鼠糧,在進入“袋鼠坡”前,門口工作人員還提醒:“可以觸摸,但不要摸耳朵和爪子。”
進入“袋鼠坡”前工作人員發(fā)給每人4粒袋鼠糧
進入“袋鼠坡”后,記者注意到,袋鼠大致分為兩組聚集,每組至少有七八只袋鼠,多為站立起來也不足人高的小袋鼠,但每組也有一兩只體型較大的成年雄性袋鼠“鎮(zhèn)場”;蛟S是烈日炎炎,多數(shù)袋鼠趴在地上休養(yǎng)生息,看到記者遞來的袋鼠糧,也很有分寸地輕輕舔走食物。
記者輕柔撫摸了袋鼠
記者注意到,除了“袋鼠坡”門口的工作人員會盯著場內的情況,內部也有一位身著志愿者背心的工作人員,向游客講解袋鼠知識和展區(qū)內袋鼠的情況。記者以游客身份詢問袋鼠會不會打人,該工作人員表示:“這個是不會……也不是說不會,被打的概率很小很小!
“照你這么說就是有人被打了,是嗎?”記者繼續(xù)追問。
“其實確實是,但是像小孩子打袋鼠的概率,比袋鼠打人的概率要高……就是說這個概率肯定有,但是概率很小。”
工作人員說道,“你正常去互動,一般情況是沒事的!痹摴ぷ魅藛T還表示,“袋鼠坡”的袋鼠都打過了疫苗。
此外,工作人員表示,袋鼠基本都是想和游客玩鬧,不小心誤傷,“像上次有個小孩被袋鼠給撞了一下,自己的嘴唇撞到了自己的牙齒,嘴唇里有點破皮。”
當記者詢問該工作人員最大的袋鼠是哪一只時,工作人員表示:“今天好像沒看到!庇浾咴儐柎笫欠衲懿弧俺銮凇,工作人員表示:“有一些比較皮的,比方說它前幾天很活躍,就會擔心它會傷到游客,就會關在后面,放出來的都是偏溫順的。”
“營業(yè)”袋鼠到中午更活躍
記者注意到,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提到,袋鼠互動的開放時間:“平日為11:00-14:00,雙休日為11:00-15:00,節(jié)假日為10:30-15:30,7月1日-10月7日加場18:00-20:00。”
“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里有明確的互動開放時間
在今年7月22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的推文中,上海野生動物園也以“與袋鼠相約夜公園”宣傳,并提到:“隨著太陽西沉、夜幕降臨,袋鼠們變得更加活躍……如果幸運,還能在傍晚偶遇袋鼠打架”。
想到不止一名游客提到被提醒“晚上袋鼠比較活躍”,當日過了18時,記者又再次體驗“袋鼠坡”。
這次,記者發(fā)現(xiàn),游客比中午還要多,已經在售票處門口排起了隊,門口的工作人員也有意識地對進展區(qū)的人數(shù)進行控制。
記者注意到,晚上的袋鼠和中午的比起來,似乎少了一些,園內值班的工作人員也換成了一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和記者同時在園的,大概還有四五組游客,其中不乏一些小朋友。
當記者詢問晚上的袋鼠似乎比上午的少時,橙色工作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也要讓它們輪班,尤其現(xiàn)在天氣熱,而且袋鼠是夜間動物,所以把它數(shù)量放少一點。像中午的話會比較多,因為袋鼠溫順。到天黑,袋鼠會更活躍!
站立起身的袋鼠比籬笆高出近兩個頭
記者注意到,比起中午,傍晚的袋鼠的確更加活躍,有兩只小袋鼠甚至直接當著記者的面開始打架,身手敏捷,引來游客圍觀,工作人員也及時提醒游客不要再上前靠近打架袋鼠。還有一些站直了明顯比記者高的強壯成年袋鼠也在展區(qū)內跳來跳去。在游園的過程中,展區(qū)內工作人員幾乎一刻不停地引導游客把食物放低、動作放緩,門口的工作人員也不時加入提醒的行列,比中午忙碌不少。
傍晚活躍的袋鼠們
不過,記者注意到,和部分游客反映的情況不同的是,無論是在門口還是在園內,并無工作人員主動直接提醒晚間袋鼠活躍、會打人一事。
甚至,當記者詢問袋鼠太活躍了會不會打人、此前有沒有打過人時,晚間展區(qū)內工作人員一改中午那名工作人員的說法,表示:“這個不會,袋鼠不打人!
互動項目有哪些安全防范
記者注意到,在“上海野生動物園”官方公眾號對各項目的宣傳里,“浸入式展區(qū)”除了“袋鼠坡”,還有“卡皮巴拉樂園”。在“動物互動”項目里,還有火烈鳥互動體驗、斑馬互動體驗、棕熊互動體驗等。
那么,各個展區(qū)和互動項目的規(guī)定,有沒有按照動物的情況量身定制相應規(guī)范,對動物和游客進行保護?制定的互動規(guī)則,和實際的操作,落實起來有沒有區(qū)別?
同為“浸入式展區(qū)”的“卡皮巴拉樂園”(水豚互動體驗區(qū)),收費為30元/人!端嗷禹氈凤@示:“游客必須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游客不可以投喂自帶食物;身高低于90cm(含)以下的小朋友必須由成年人陪同;游客禁止追逐,戲弄水豚;游客禁止攀爬書屋等建筑物!
園內的水豚互動須知
記者和同事共花費60元進入水豚互動體驗區(qū),工作人員提醒記者雖然可以觸摸,但不要觸摸水豚嘴部,并遞給記者三根菜葉,表示:“大菜葉給一根,小菜葉給兩根。”和“袋鼠坡”一樣,水豚互動體驗區(qū)內也有一名巡場的工作人員時刻注意游客和水豚的互動情況,不斷提醒游客不要大聲喧嘩、不要奔跑、動作放慢。記者投喂水豚時,水豚動作均緩慢輕柔。
記者動作輕柔地喂食
在火烈鳥互動體驗區(qū),雖然游客可以進入體驗區(qū)內直接和火烈鳥面對面,但相關須知強調:“動物互動期間,請勿喧嘩、奔跑,請勿戲弄、追趕、觸摸動物,服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指引安排”“喂食方式:請端好料盆投喂,請勿用手投喂或觸摸動物,當心被動物咬傷”。
然而,在互動區(qū)外,記者看到互動區(qū)內的游客基本都是在用手直接喂火烈鳥。記者于是詢問工作人員火烈鳥是只能用盆喂還是可以用手喂,和《須知》上的嚴格規(guī)定不同,工作人員卻表示:“可以用手,只不過用手會有點癢。”
游客直接用手給火烈鳥喂食
在上海野生動物園,更多的互動項目,則還是會讓游客和動物保持一定距離。
在鸕鶿、鵜鶘投喂體驗區(qū),記者注意到,投喂鸕鶿、鵜鶘均在棧橋上操作,有工作人員進行引導。花費15元,可購買一份小魚投喂,一份有3條小魚,并附贈一個一次性手套。投喂前,工作人員會拋灑桶里的魚把鵜鶘、鸕鶿從稍遠處的湖面上引至靠近棧橋的位置,游客再向湖里扔魚,鸕鶿、鵜鶘會自行在湖中接魚,全程動物和游客之間有一定距離。
鸕鶿、鵜鶘投喂體驗區(qū)
而在棕熊水世界的“棕熊互動體驗區(qū)”,游客在交費、領取投喂食物后,是在二樓位置向一樓位置的棕熊扔蘋果,二樓位置有玻璃護欄進行保護,并處處貼有“兒童請勿抱起”“請勿敲打玻璃”的提示。
棕熊互動體驗區(qū)
浣熊、斑馬的互動區(qū)域,游客和動物之間不僅有圍欄阻隔,且互動須知也分別顯示,喂食時須用專門的竹竿、竹簽喂食。
上海野生動物園:將提升改進服務
那么,游客所述的袋鼠打人是否屬實?對于目前各個互動區(qū)域、浸入式展區(qū)的管理上海野生動物園會做哪些服務提升,避免類似情況出現(xiàn)?
日前,記者向上海野生動物園發(fā)出采訪函件。8月5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回復記者表示,游客發(fā)帖稱被袋鼠打一事,的確是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發(fā)生,是在與袋鼠互動時意外打到了(游客)。
“對于我們來說,游客的安全、動物的安全,肯定是重中之重。在展區(qū)內,我們也有安排引導員,入園的時候,我們也會做一些提醒,比如提醒游客在互動的時候和動物保持一定距離!鄙虾R吧鷦游飯@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園區(qū)會結合“夜游”,提升服務,比如更新一些安全提示,目前也在考慮在游客集中經過的區(qū)域增加警示牌、文字提示等,讓更多的市民游客了解園內動物的一些習性。
此外,上海野生動物園還將通過服務提升,消除文字提示和工作人員的口頭提醒的信息誤差,比如火烈鳥互動區(qū)域須知提醒不能直接用手投喂,但工作人員卻表示可以的情況,上海野生動物園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些工作人員覺得因為火烈鳥的喙是有一定弧度的,他可能個人覺得可以直接投喂,但確實一些引導引起了不必要的一些誤會。這方面我們也是有提升的空間,我們會更好地去改進,讓服務更細致。”
對于近距離投喂野生動物,網(wǎng)友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
網(wǎng)友發(fā)表評論截圖
來源:新民晚報綜合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