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雷蘊含
2024年9月,首屆“戲劇與影視”專業(yè)學位博士生正式入學。1997年出生的莊燦杰是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專博班里年紀最小的一位,但提起他的履歷,卻十分豐富:在大部分青年導演還未被看見的時候,他的短片在視頻平臺獲得百萬級播放量;在大部分青年導演還在花錢拍戲的時候,他用拍戲掙的錢全款給父母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在大部分青年導演選擇全身心創(chuàng)作的時候,他選擇了去云南支教和讀博深造。
圖為博士導演莊燦杰
可以說他是“時間管理大師”,也可以說他是“六邊形戰(zhàn)士”,但對他而言,他一直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里。近日,帶著對這些標簽的好奇,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莊燦杰,在其簡單的敘述下,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堅定與勇氣。
讀書和拍戲:痛并快樂著
在莊燦杰的人生節(jié)奏里,加快和放慢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兩個詞。盡管有人對于他曬出的博士錄取通知書感到意外,但這是他早已深思熟慮的決定。他表示,“選擇讀博一方面是因為在校園里可以接觸一些新鮮的血液,迸發(fā)出新的想法,對于創(chuàng)作很有利;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內心想給自己留一條退路,讀博對我來說是一個折中的方案,如果有一天做獨立導演變得很困難,我也可以通過學歷的提升找到一個比較安穩(wěn)的工作,在有保障的情況下繼續(xù)創(chuàng)作。”
然而,莊燦杰并不是一個完全保守的人,選擇攻讀專業(yè)博士學位也是他對于自己的一個鞭策。專博的畢業(yè)要求是完成一部拿到網標或者龍標的長片,這對于年輕導演來說并不容易。“導師跟我說過,我現(xiàn)在有一片連綿的山丘,但是缺乏一座高山。我也想逼自己一把,在讀博期間找到那座高山。”莊燦杰這樣說道。
莊燦杰帶著作品參加巡展
做導演很難,也時常伴隨著自我懷疑。莊燦杰向記者提起,在拍攝共青團中央指導的網絡電影《以青春之名》時,他反復修改劇本,始終不滿意,感到非常迷茫,甚至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導演。當時,這部電影的監(jiān)制、著名導演黎志告訴他,當導演要學會等待,懂得蟄伏!八f,其實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會面臨這樣的時刻,所以我覺得讀博對于我的創(chuàng)作焦慮也是一種緩解。保留一個學生的身份,內心會多一點踏實感!
莊燦杰領獎現(xiàn)場
雖然拍戲的過程非常艱辛,莊燦杰甚至用了“渡劫”一詞來形容,但當成片放映的時候,他只覺得值了。幾年前,他導演的潮汕題材短片《番客》在網絡視頻平臺播放量超百萬,今年,他又在平臺上發(fā)了新片的預告,有一位粉絲的留言讓他印象很深刻!八f,幾年前你的《番客》我是跟奶奶一起看的,奶奶很激動地說這個片子有好多東西特別真實。今天你發(fā)了新的片子,還是原來的味道,雖然很遺憾的是我奶奶去世了,沒有辦法看到,但是我很感謝你還在繼續(xù)拍。”看到這條留言,莊燦杰很感動,也很受鼓舞,他覺得自己有了一種使命感,需要肩負起更多人的期待。
支教和買房:掌握人生節(jié)奏
“其實20出頭的時候,我就有了要在25歲之前買房的目標!鼻f燦杰坦言道,“當然我們老家的房子沒有那么貴,但我確實是全款買下來的。一方面,我是想告訴家里,我有自己的規(guī)劃,也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另一方面,我覺得這是一個給自己清零的契機。”
在莊燦杰看來,25歲是他人生的一個節(jié)點。買完這套房,這些年的積蓄就被掏空了,但是這個“清零”對于他來說是意義非凡的!拔乙25歲之后重新出發(fā),在25到30歲進行一個全新的規(guī)劃,進入下一個階段。我覺得把積蓄清零是給自己壓力的方式,逼迫我去尋找新的答案、新的結果!
要同時達到這么多目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很多時候都在挑戰(zhàn)極限。有頂著痛風的腿在72個小時之內拍完片子并錄制主題曲的經歷;也有一周之內將亞洲大學生電影展的閉幕式從0到1完成籌備的經歷;還有數不清的那些挑燈夜戰(zhàn)的經歷。他說,自己有一種倔強,只要交給他一件事,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件事做到最好。
在莊燦杰的人生節(jié)奏里,不僅有一鍵清零,還有按下暫停的選項。在本科畢業(yè)的時候,他在讀研和就業(yè)之間選擇了去云南支教一年,給自己換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我有一個人生信條,就是期待未知,因為我當時感到自己處在一個瓶頸期,所以我渴望一些改變!鼻f燦杰直言,自己一開始完全不適應,甚至想過逃走,因為條件太艱苦了。但漸漸的,他真的愛上了這里的孩子們,在一個遙遠的邊陲鄉(xiāng)村里,他感到自己多了一份很奇妙的羈絆。
莊燦杰在云南支教
在條件艱苦的偏遠地區(qū),面對著有一些溝通障礙的孩子們,莊燦杰笑言,這和墾荒沒什么區(qū)別。“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我給他們寫校歌、辦晚會、拍片子、當班主任,甚至去家訪。從一開始的雞同鴨講到后來哥倆好,這個過程挺磨煉人的!弊鳛橹袊鴤髅酱髮W的學生,莊燦杰認為,傳媒是一個傳遞善意、傳遞能量的媒介!拔译x開云南的時候,有個孩子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里面有一句話,成為我很重要的一個動力。那句話是‘感謝老師把傳媒的種子種在我們心里’。在支教的時候,我給他們講視聽語言,教他們怎么設計鏡頭,怎么拍片子,怎么做晚會。在那個過程當中,我覺得孩子們真的慢慢在改變,變得更樂觀、更開朗。我突然就覺得,原來我做的這件事也許沒那么偉大,但有那么一點意義!
在支教的日子里,有一件事令莊燦杰印象十分深刻。他當時給孩子們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用《尋夢環(huán)游記》這部電影,講了《Remember me》這首歌在電影當中的運用,也講了這首歌背后的內核,那就是只要你能夠記住你愛的人,即便他不在了,他也不會消失。過了一段時間,他的音樂課代表要轉學了,這個小男孩走之前說要彈一曲鋼琴,莊燦杰很驚訝,因為這個孩子不會彈鋼琴。結果小男孩用一根手指,摁出了一首《Remember me》。“他說,老師你跟我們講過這首歌,只要有人記住我們,這份愛就不會消失,我也想把這首歌留給你!边@句話讓莊燦杰感動至今,他用自己的方式種下了一顆種子,如今,真的生根發(fā)芽。
作品與表達:用影像對抗遺忘
莊燦杰是一位地道的潮汕人,做導演的這些年,他也一直致力于為潮汕書寫!拔矣X得我們那邊有很多值得去記錄的東西,但因為沒有人傳承,慢慢就消弭掉了,很可惜!彼援敻咧兴嚳嫉臅r候,考官問他為什么要考導演,他說,因為自己想講述家鄉(xiāng)的故事,用影像的力量來對抗遺忘!皶r至今日,我依舊是這個想法!
莊燦杰拍攝現(xiàn)場
后來,莊燦杰帶著他的片子去馬來西亞進行放映,有一個華人,也是潮汕老鄉(xiāng),邀請他到當地的一個潮汕會館又放了一次。莊燦杰回憶道,“放完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現(xiàn)場的很多老人都在流淚,可能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也可能因為他們看到了很多很熟悉的東西。他們很激動地問我能不能把這個片子拷貝一份留在馬來西亞。因為有很多的潮汕移民后代,不會說潮汕話,甚至國語都不會講,他們很想讓這些孩子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我當時就覺得非常受觸動。”
從《番客》到《珊瑚她在等》,莊燦杰講的故事雖然發(fā)生在潮汕,但其中蘊含的情感卻可以打動不同地區(qū)的人!拔矣X得只要把情感的點抓住了,即便觀眾對潮汕的語言或者影像是陌生的,也能感受到這部片子背后的情感力量!狈窖砸埠茫胤教厣埠,都不應該成為壁壘,反而應該成為值得被放大的特點。在讓其他地域的人感受到這種奇觀的同時,還要講一個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情感共通的故事。
莊燦杰是一個相當理智的人,他明白,在現(xiàn)階段,是市場選擇他,而不是他選擇市場。“可能我現(xiàn)在接的項目未必都跟我想要的題材有關,但它得是一個能在不同維度提升我的項目,這對我來講很重要。”誠然,要想通過做導演來賺錢,那就不可能只拍自己想拍的東西,莊燦杰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內心一直給自己保存了一塊自留地!叭绻f有一個機會讓我去拍我想拍的東西,我可以毅然決然地放棄那些可以掙錢、但不夠喜歡的工作,我覺得這是我的堅持!
(圖據受訪者)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lián)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