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山西女碩士卜某(又名花花)因患精神分裂癥走失13年,后被好心人收留,找回時已生育一兒一女,該事件一經披露迅速引發(fā)廣泛關注。
據和順縣警方12月3日發(fā)布的警情通報,卜某于2011年5月從家中走失,后被山西省和順縣青城鎮(zhèn)居民張某收留,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調查中。
起初,大家紛紛對此次尋親成功表示高興。然而,隨著事情的發(fā)展,張某的行為是否是“收留”引發(fā)眾多網民的質疑。
12月9日,根據尋親志愿者朱玉堂通過網絡透露的消息,被收留女碩士花花已經被家人送往醫(yī)院接受治療,檢查結果稱花花嚴重營養(yǎng)不良,醫(yī)生建議多補充蛋白質。收留者張某也已接受當地警方的詢問和調查。
近日,大皖新聞記者驅車趕到和順縣青城鎮(zhèn)土嶺村,以暗訪的方式對花花生活多年的村莊進行了走訪。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花花居住的房屋位于村子后方,一層的磚瓦房看起來有些破舊,在房檐下疑似安裝有監(jiān)控攝像頭,整個村莊四周是連綿不絕的大山,玉米是當地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之一。
花花被收留十多年居住房屋,院落尋親成功后被打掃過
在郭姓村民的幫助下,記者以愛心人士的身份與張某進行了對話。
記者: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收留的花花?
張:就是打工回來回家種地,看到她穿的破破爛爛就把她領回家了。
記者:有人說你是把花花拘禁起來了,是這樣嗎?
張:不存在(這種情況)。我不識字,沒看到網上的評論。
記者:你打過花花嗎?
張:她想在家在家想出門出門,我沒有打過她。
記者:這些年有沒有幫助花花尋找過親人?
張:尋找過,當年見到她時就幫她尋過家。
記者:你和花花現在是什么關系?
張:花花沒有戶口,我們沒有領結婚證,但是辦過酒席。
記者:侄女說你腿部有殘疾,你行動不便嗎?
張某軍:小時候從樹上掉下來摔過一次,現在沒啥大問題。
記者:收留花花前,是什么原因導致還沒有成家?
張:沒結婚主要是因為家里窮。
記者:花花發(fā)病和不發(fā)病的時候分別是什么樣子?
張:發(fā)病的時候她就是罵人、摔東西,不發(fā)病的時候她就安靜地坐著,她會看電視、有時也找報紙看看。她不跟人聊天,啥也弄不了,飯也做不了,家務也做不了。
記者:十多年來家里面靠什么維持生計?
張:就靠我一個人,種了有10來畝地,主要是種玉米,有時也幫人干干婚慶,一年總共能掙2萬塊錢左右。
記者:你和花花生的孩子多大了?
張:大的上6年級,小的上2年級,平時都住校。
記者:有人說你和花花一共生了6個孩子,這是真的嗎?
張:沒有沒有,沒有那些,哪有那些。
記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張:我能有什么打算,該干活干活,花花該看病看病,然后就是把兩個娃照看好。
張某稱,他因為有些事情要處理所以不在家,但他并未透露是什么事情、身處何地。但是在花花尋親成功被送往醫(yī)院接受治療后,他還沒有見到過花花。
中午時分,記者在村中走訪時發(fā)現,村民家中大都房門緊鎖,幾乎看不到村民走動,記者見到的村民對于花花在村中被收留13年一事大都持回避態(tài)度,以不知道為由,拒絕談論此事。目前,關于這一事件仍有諸多疑問待解。記者也將持續(xù)進行關注。
相關新聞
女碩士患精神分裂癥失蹤15年被找回,已育有一對兒女 哥嫂:準備賣房給她治病
時隔15年,山西晉中市榆次區(qū)的卜女士終于被找到了。75歲的老父親準備擁抱她時,她卻因不認識而一掌推開。心酸的父親又拿出女兒讀研究生時的眼鏡準備給她戴上,這一次,她沒有拒絕,臉上還露出了笑容。
1979年出生的卜女士,從小品學兼優(yōu),一路考上高中、大學,并于2008年研究生畢業(yè),獲得工學碩士學位。然而,就在她報考博士時,卻出現了意外。其哥哥卜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時妹妹因未及時更換二代身份證,無法考博士。后來,妹妹患上精神分裂癥,他到學校將其接回,在送醫(yī)治療一段時間后,妹妹出院在家休養(yǎng)。但在2010年年初,妹妹離家失蹤,從此杳無音訊。家人也曾四處尋找妹妹并報了警,但一直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這一晃,就是十余年過去。今年11月25日,山西晉中市和順縣一名女子向尋親志愿者朱玉堂求助,希望幫她嬸嬸尋找親人。經志愿者和警方幫助,她的嬸嬸終于找到了親人,并證實其嬸嬸就是卜女士,F在,卜女士已有一兒一女。
親人歡迎卜女士回家
失蹤15年的妹妹終于找到了,卜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妹妹這些年的經歷,他還沒詳細過問,現在最主要的是先給妹妹治病。對于卜女士是如何來到和順縣以及這15年的經歷,和順縣青城派出所民警表示,這涉及個人隱私,暫不方便透露。目前,卜女士已被家人送往太原的醫(yī)院接受治療。
失蹤:
患精神分裂癥被家人接回
后離家失蹤
卜先生一直保留著妹妹的本科畢業(yè)證書,以及學士、碩士學位證書。
這些證書顯示,卜女士1979年出生,2000年到2004年就讀于河北某大學工程力學專業(yè),并于2004年獲得工學學士學位,2008年1月獲得工學碩士學位。
卜女士的本科畢業(yè)證書
12月2日,卜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家在晉中市榆次區(qū)。他比妹妹大兩歲,從小妹妹品學兼優(yōu),全家人都寵著她。但妹妹在考高中時,因當時試卷少了兩頁,更換試卷耽擱了時間,她沒有做完,差2分未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妹妹受到打擊精神出現異常,在家中休息了一年,情況好轉后,再次參考,終于考上了!辈废壬f,高中畢業(yè)后,妹妹考上了河北某大學工程力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后順利考上了本校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yè)獲得工學碩士學位后,卜女士準備繼續(xù)博士深造。卜先生說,雖然家中不富裕,但當時全家都支持她。結果,卻在考博士時出現意外。
“因為妹妹沒有及時更換二代身份證,無法繼續(xù)考試。她受到刺激,患上精神分裂癥,是我去學校把妹妹接回家的!辈废壬貞洠妹么笕龝r,母親因病去世。將妹妹接回家后,他們帶妹妹到醫(y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但受經濟條件影響,出院后在家休養(yǎng)。
那時,卜女士生活能自理,間歇性患病,好的時候也認識家人。2010年年初的一天,卜女士和爸爸在家,早上喝了一個牛奶后,她就出門了,從此沒有了音訊。家人四處尋找并報了警,但一直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那時我在上班,為了找妹妹,我把班調到早上7點到下午2點,下班后我就騎電瓶車出去尋找,找遍了我們這里的城區(qū)、鄉(xiāng)村,貼了大量尋人啟事。有時在村里尋找,直到電瓶車沒有電了,然后推著回家。”卜先生說,就這樣,他找了大半年時間,但卻沒有妹妹的任何消息。
這些年來,一家人并沒有放棄尋找妹妹,警方也沒有放棄,3年前,當地警方采集了卜先生及其父親的血樣入庫。
回家:
父親為她戴上眼鏡
她終于露出笑容
就在卜先生和家人四處尋找失蹤的妹妹時,在距離晉中市榆次區(qū)100多公里的和順縣青城鎮(zhèn)某村,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十多年前來到這里生活。
今年11月25日,晉中市和順縣一名女子向尋親志愿者朱玉堂求助,稱其嬸嬸十多年前開始跟其叔叔一起生活,但家里不知道嬸嬸的任何信息,希望幫嬸嬸找到親人。
12月2日上午,朱玉堂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接到求助后,他就和另一名志愿者趕到了和順縣青城鎮(zhèn),見到了求助人的嬸嬸一家。
“在交流中,我發(fā)現她識字,而且感覺學歷還不低,我就慢慢地引導她,漸漸地,她說出了自己的名字、父母、哥哥名字、還有自己就讀的學校等信息,但當時(我們)并不知道真假。”朱玉堂介紹,他將掌握的信息告訴了警方,經警方查詢核實,她就是卜先生失蹤15年的妹妹卜女士。
時隔15年,哥哥和卜小花相見
在接到電話的那一刻,卜先生激動落淚。11月27日,在朱玉堂的幫助下,兄妹兩人在分離15年后再次相見,但妹妹卻完全不認識哥哥,卜先生眼淚奪眶而出,嘴里不停說著“正常、正!薄
11月30日,在朱玉堂等志愿者的幫助下,卜女士回到家中與75歲的父親及其他親人團聚。老父親也在家門口拉起了橫幅:“歡迎女兒回家”。
再見到女兒的那一刻,老父親眼中含淚,激動上前擁抱女兒,卻被卜女士一掌推開。老人瞬間老淚縱橫,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爸爸叫卜某某,叫爸爸!”“不叫……”看著卜女士的情況,現場親人無不流淚。
老父親給女兒戴上其讀研究生時的眼鏡
這時,父親拿出了一副眼鏡,這是卜女士讀研究生時的眼鏡。女兒失蹤后,他一直保存著。當父親準備給卜女士戴上眼鏡時,她沒有拒絕,而且在戴上眼鏡后露出了笑容。
現狀:
生育一兒一女
已被家人送到太原的醫(yī)院治療
當天,和卜女士一起回家的,還有她的“老公”和一對兒女,兒子今年12歲,女兒8歲。
回家前,卜先生趕到兩個孩子的學校,專程看望了兩個孩子,并送上了見面禮。在兩個孩子和母親一起回家后,現場的親人都含淚擁抱了兩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晉中市榆次區(qū)距離和順縣120多公里,那么,卜女士是如何到了和順縣的這個“家”呢?對此,向朱玉堂求助幫忙尋親的張女士稱,當年是叔叔好心收留了嬸嬸。
12月3日,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15年前,嬸嬸流浪到他們家,因有精神疾病,家人報了警,但嬸嬸不和警察溝通,甚至還動手打人,無法尋找她的家人。后來,他們收留了嬸嬸兩年,嬸嬸和她的二叔一起生活,后面有了兩個孩子,F在,兩個孩子都在鎮(zhèn)上上學,成績都很好!八麄兗依飾l件不好,嬸嬸沒有戶口,我就想著幫嬸嬸找到家人,把戶口上了,才能享受相關政策!睆埮空f。
12月3日上午,和順縣青城派出所民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確實幫助卜女士找到了家人。但對于卜女士的其他情況,民警表示涉及當事人隱私,暫不方便透露。
“妹妹現在的病情更加嚴重了!辈废壬嬖V紅星新聞記者,對于妹妹15年來的經歷,他還沒有詳細過問,妻子已和他商量,準備把兩人的住房賣了,先給妹妹治病。
目前,卜女士已被家人送往山西太原的醫(yī)院接受治療。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