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矛盾糾紛化解是基層治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3月30日,從省委政法委獲悉,按照中央政法委部署,我省將綜治中心作為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平臺,全力推進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目前全省100個縣區(qū)均建成了綜治中心。
我省通過打造群眾“家門口”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服務新平臺,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數據顯示,依托綜治中心作用發(fā)揮,去年全省刑事和治安案件實現同比“雙下降”,社會治安秩序持續(xù)向好。
群眾有了糾紛,需要找一個“說理的地方”。如何讓群眾在“少跑腿”的情況下盡快解決“煩心事”,直接關系矛盾糾紛化解的成效,這就需要發(fā)揮綜治中心的獨特優(yōu)勢和重要作用。為實現“一站式”化解的最大效能,省委政法委成立專門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加快推進各級綜治中心規(guī)范化建設。全省100個縣區(qū)綜治中心均設在了交通便利、方便群眾的地點,最大限度整合了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有關功能,完成了“多中心合一”,做到了讓老百姓“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與此同時,我省在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部門常駐基礎上,創(chuàng)新推出縣區(qū)高頻事項部門“常駐”、低頻事項“輪駐”的多元進駐模式。各地還結合實際,增設了金牌調解室、心理咨詢室、法律專家咨詢工作室、“兩代表一委員”接待室等各具特色的功能室,為群眾提供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一站式”便捷服務。
聚焦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理、依法推進,我省不斷完善各級綜治中心群眾訴求的登記、受理、轉辦、辦理等工作機制,制定綜治中心處理矛盾糾紛事項流程圖,嚴格按照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信訪行政三級辦理、訴訟、法律監(jiān)督法治“路線圖”,推動在法治軌道上化解每一起矛盾糾紛。對群眾訴求的受理、辦理情況,綜治中心實行全程跟蹤、及時督辦,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迫切需要完善和整合基層治理的各類信息化平臺。我省強化科技賦能實戰(zhàn),建成全省統(tǒng)一的平安遼寧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工作平臺,并不斷拓展應用半徑,橫向與省級公安、司法、衛(wèi)健、民政、人社等部門數據對接,縱向貫通14個市和100個縣(市、區(qū)),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數據統(tǒng)一規(guī)范、信息聯通共享,各類事件通過系統(tǒng)派發(fā)流轉,全流程閉環(huán)。同時,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平臺功能,推動綜治中心成為集信息采集、視頻集成、分流轉辦、分析研判、動態(tài)感知、指揮調度于一體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智慧中樞,基層治理效能和平安遼寧建設根基得到不斷鞏固。
“過去,群眾遇到糾紛常常要跑多個部門,如今,‘進一扇門、解萬般事’成為現實!笔∥ㄎ嚓P負責人表示,我省將不斷在完善綜治中心制度機制、宣傳引導等方面下功夫,引導矛盾糾紛向綜治中心集聚,確保綜治中心運轉高效順暢,真正把綜治中心建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指揮部”、服務群眾的“連心橋”、矛盾糾紛的“終點站”。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