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消息”保你穩(wěn)賺不賠、“金牌導師”手把手教你投資賺錢、“權威平臺”助你零風險賺大錢……你心動了嗎?
同群好友頻曬“收益截圖”、網戀對象邀你共同賺錢、導師聲稱賺錢項目過期不候……你著急了嗎?
小額試水、一鍵提現、馬上到賬、大額投入即可賺的更多……你安心了嗎?
眼看賬戶中的“收益”翻倍,提現時卻需要繼續(xù)充值、認證高級會員、簽署保密協(xié)議、繳納保證金……你還繼續(xù)嗎?
從心動那一刻開始
便已落入深淵之中
一旦相信
很可能被掏空家底
這就是巨額詐騙“王中王”
虛假投資理財類
電信網絡詐騙
為什么會有人輕易地相信陌生人?為什么會輕易投入資金?為什么就算是沒錢,也要貸款加大投資?詐騙分子究竟用了什么“花言巧語”?今天,便帶大家揭秘此類詐騙運用的心理花招。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在電信網絡詐騙中,往往會將被害人拉入一個“薦股群”或“項目群”,被害人王女士提到:“當時很多群友發(fā)布跟著導師買股票賺錢的截圖,我觀察幾天后認為這個投資項目不像是假的,就想投點試試。”然而,王女士不知道的是,這個群中除了她自己全都是“托兒”。
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指的是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愿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費事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于接受較小較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較小的要求后,人們才慢慢接受較大的要求。在近期的投資理財詐騙案件中,詐騙分子往往不會直接提出讓被害人投資,而是以自己工作繁忙或是內部人員不方便操作為由,讓被害人幫忙操作一下“投資賬號”,此時被害人往往不會拒絕“幫個小忙”。當親眼看見投資與收益后,詐騙分子再提出帶被害人一起投資時,被害人往往會更容易接受。
拒絕沉沒成本心理
沉沒成本一般指人們已為某種商品或勞務支付過的成本。關于決策心理的研究發(fā)現,由于沉沒成本的存在,人們會產生盡快彌補損失的強烈動機,這種動機會導致后續(xù)的決策更加冒險。前期被害人小額試水時,均可快速獲得收益并提現至銀行賬戶。但是在后期大額投入后,詐騙平臺往往會設置諸多條件拒絕被害人提現申請,并以需要充會員、簽署保密協(xié)議、繳納保證金,賬戶解凍費為由要求繼續(xù)充值。被害人潘先生在詐騙平臺中投資十三萬元,準備提現時卻被告知需額外充值一萬元提升為高級認證權限,否則無法提現。潘先生因不舍之前的十三萬元本金,便在客服設置的重重“關卡”之下,額外充值十萬元。
警方
提醒
不要輕信非正規(guī)渠道推薦的投資理財項目,切勿盲目相信所謂的“炒股專家”“投資導師”,更不要隨意下載非官方理財App。
記!錢能“快速”生錢的一定是騙局!天上不會掉餡餅!
來源:大連公安
編輯:小剛
美編:王蕊
校對:王濤
責編:小王
主編:魯菲
監(jiān)制:穆軍 高忠華
以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版權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者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