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使用電熱毯、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神器”導致燙傷的事件頻發(fā)。江蘇淮安許女士因長時間貼暖寶寶,出現腹部皮膚發(fā)紅、疼痛,經醫(yī)生診斷為低溫燙傷;13歲女孩用電熱毯取暖,致手腳低溫燙傷……
北京市隆福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陳雁介紹,長時間接觸溫度超過45℃的物品,就可能會造成皮膚燙傷。冬季常用的各種取暖物品都可能超過45℃,比如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甚至長時間貼近臉龐打手機,都可能造成低溫燙傷。
因為這種相對低溫對皮膚疼痛刺激較輕,所以容易被忽視。如果長時間接觸,可能烤熟皮膚甚至皮下組織。“低溫燙傷常發(fā)生在人體下肢。下肢感覺相對遲鈍,低溫對皮膚疼痛刺激較輕,可能不知不覺就被燙傷了!标愌惚硎,被低溫燙傷的皮膚表面看起來可能是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fā)白,但創(chuàng)面下深度很深,表現為皮膚全層壞死,可以達到三度甚至四度創(chuàng)面!叭绻幚聿划,嚴重者會發(fā)生潰爛,長時間無法愈合!
一旦發(fā)生低溫燙傷,可以用涼毛巾或涼水沖燙傷處15至20分鐘,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和紅腫,降低出現水皰和結痂的幾率。陳雁提醒,不要用醬油、牙膏或其他調味料、土方等涂抹患處,容易引起燙傷處感染,不要立即弄破水皰。如果創(chuàng)面深,應保護創(chuàng)面不受污染,及時就醫(yī),由醫(yī)生判斷燙傷等級并治療。
如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末梢神經損傷、腦梗塞造成的感覺功能下降或喪失、腰背疾病導致的下肢感覺減退,服用鎮(zhèn)靜安眠藥物,醉酒,極度疲勞,手術后麻醉藥未完全代謝等情況,更容易在使用這些取暖物品時造成低溫燙傷。
陳雁建議,購買取暖設備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廠家;使用熱水袋等取暖物品時,溫度不要太高,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最好中間墊上毛巾等;睡前關閉電熱毯等發(fā)熱設備,間斷使用;取暖物品不要長時間放在身體同一個位置!皩τ谡J知功能不好、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家人要經常檢查局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