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北京健康播報|北京1歲幼兒燙傷被用“土法”治療,調(diào)度員:當心增加感染風險 | 來源:搜狐健康 點擊數(shù):1341次 更新時間:2022/4/17 11:06:17 |
出品|搜狐健康
來源|北京急救中心宣傳科
編輯|詹達
近日,北京急救中心調(diào)度指揮中心接到1名孩子家長打來的呼救電話,孩子1歲3個月,臉被熱粥燙傷了。調(diào)度員連忙告知絕對不能在燙傷處亂擦,這么做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現(xiàn)在能做的是要用流動清水持續(xù)沖洗,不方便沖洗時可用干凈的毛巾浸泡冷水后輕敷在燙傷處,這樣可以緩解疼痛。
數(shù)分鐘后,救護車將孩子送往附近醫(yī)院進一步治療,幸運的是孩子面部為輕度燙傷,不會留下疤痕。
120經(jīng)常接到嬰幼兒、兒童燙傷事件,多數(shù)是被熱水或熱粥燙傷。
日常生活中,盛有高溫水、食物的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并且看護好孩子,盯住孩子的危險動作,杜絕隱患。發(fā)生燒燙傷時,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小心脫掉燒燙傷部位的衣物,但如果衣物與皮膚黏住,不要強行剝離,可以在流動水下小心剪開;如不方便冷水沖洗,也可將受傷部位泡在冷水中降溫,如發(fā)生在背部較大面積時,可用干凈毛巾浸泡冷水后濕敷在傷處。
各處“土方法”、“偏方”,例如涂抹醬油、牙膏、香油、香灰等,這些物品起不到任何治療效果,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另外,抗生素、消毒劑、紅藥水等也不要自行使用,會妨礙醫(yī)生對燙傷程度的判斷;也不要自行挑破水泡,容易感染;傷處直接冰敷也不可取,這樣會導致創(chuàng)面下血管強烈收縮,不利于恢復,甚至造成二次傷害。
| 【刷新頁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關(guān)閉窗口】 | 上一篇:加速衰老的5大生活習慣,你中了幾個? 下一篇:獨家|14批京東小哥用“自殺式物流”支援上海?真實情況是這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