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餐的人更容易肥胖
很多人覺得不吃晚餐能減肥,其實未必如此。
大阪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與每天都吃晚餐的人相比,偶爾、經(jīng);驈膩聿怀酝聿偷娜,體重增加風險反而上升。
這項研究納入2.6萬志愿者,中位觀察期3年。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不吃晚餐,男生體重增加風險上升42%,超重/肥胖風險上升74%;女生體重增加風險上升67%,超重/肥胖風險上升68%。
除了不利于體重的控制,不吃晚餐還容易造成胃腸道功能節(jié)律紊亂,對于本身血糖有問題的人,不吃晚餐可能在半夜出現(xiàn)低血糖反應,這是非常危險的。
晚餐不可不吃,也不可盲目吃,時間吃不對、種類吃不對,同樣會招來多種疾病。
如果晚餐做出以下這2種改變,身體會更健康。
晚6點前吃晚餐,可改善糖代謝
去年,日本學者比較了晚6點和晚9點吃晚餐對于血糖的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晚6點吃晚餐的人,第二天的24小時血糖水平較晚9點吃晚餐的人有明顯改善,血糖波動幅度也明顯減小。
早些吃晚餐,有助于改善次日血糖波動,以及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謝狀況。
吃好每天三頓飯
建議朋友們晚5點~7點間吃晚餐,8點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飲水除外。
另外,常言道“胃不和則臥不安”,為了不影響夜間睡眠,晚餐后距離入睡盡量有4個小時的時長,以便讓食物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消化。
當然,很多朋友工作繁忙,晚上8點可能還沒到家呢。這種情況可以選擇先在工作單位吃完再加班,或者到家后盡量選擇吃清淡一點的食物。
因為夜間睡覺時身體不活動,血流速度變慢,而一晚上又不喝水稀釋血液,此時吃得過于油膩,對血管是不友好的。晚餐盡量少油、少鹽、少糖。
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濃汁厚味,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海產(chǎn)品、瘦肉、蛋類都可以,少吃肥肉。
晚餐素一點,預防心臟病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的學者分析了近3萬人的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
晚餐攝入過量動物蛋白,會使心絞痛和心臟病風險均升高44%;
而晚餐以素食為主,即食用高質(zhì)量碳水化合物和植物蛋白(如豆腐)時,心臟病患病率將降低約10%。
研究人員建議,晚餐可適當多吃素食,或用高質(zhì)量碳水化合物(如粗糧、豆類、薯類等)替代部分低質(zhì)量的碳水化合物,能顯著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晚餐可以搭配以下4類食物:
1.適量主食。注意粗細搭配,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等特殊情況,晚餐可以適當少吃一些粗糧;
2.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食物。晚餐并非完全不能吃肉,可以在吃些大豆制品的基礎(chǔ)上,適量吃一點魚蝦、瘦肉等;
3.蔬菜。其中一半可以是綠葉蔬菜。
4.富含水分的粥類或者清淡的湯類食物。干稀搭配可以適當幫身體補充水分。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
于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