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林正骨》欄目由廣東省名中醫(yī)林定坤教授及其團隊傾力打造。
正文共計1630字,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熱+1
熱+1
熱+1
熱+1
烈日當頭,酷暑難耐,
大家總免不了通過各種方式追求 “清涼”。
然而,收獲一時暢快的同時,
稍不注意也 容易招惹上各種筋骨病痛。
今天,我們就來 盤點“清涼一夏”中
潛在的健康風險,
并且針對性地給大家支支招!
1
吹空調
夏日愜意,莫過于待在空調房里感受徐徐吹來的涼風。
然而,涼風雖舒適,但如果吹的方式不恰當,時間一長, 就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
近期,門診中,被空調吹到診室看診的人群并不再少數,有在辦公位 因空調直吹,吹到頭昏腦漲的白領,有晚上 在空調房中穿背心睡覺導致頸痛復發(fā)的中老年人...
名醫(yī)團隊支招
1、巧用擋板免直吹
首先嘗試調整房間格局,若座位或床頭處于風口位置,及時調整;
若辦公桌和床難以調整,則建議在空調上 安裝一塊導風擋板,可有效避免直吹。
2、保暖準備不能少
空調房的溫度一般在25℃左右,如果沒有做好衣物保暖,體表長期暴露在外,局部散熱過快,就會導致局部的皮肉和筋骨受涼,血管收縮,容易誘發(fā)筋骨病痛。
因此,在空調房里,建議 上半身優(yōu)先選擇有領衣物,蓋住大椎穴和肩井穴;下半身則選擇長褲、長裙,盡可能避免肌肉少的部分如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裸露在外,減少冷氣對身體傷害。
辦公室里備好 帽子、 絲巾(圍巾)、 空調薄毯、一件 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3、擦干止汗再吹風
在出汗或被雨淋濕后,我們應該及時 更換衣服,擦干頭發(fā),做好衣物保暖,等下降的體表溫度回到常溫后,再進入空調房。
2
喝冷飲
暑熱之時,喝冷飲、吃雪糕、吃冰西瓜,也是不少人的解暑之選。
清涼從口入,緩解了暑熱,這本是好事,但是食用過度,或者體質不合, 就會傷及脾胃,導致水濕滯留,體表散熱功能紊亂,肌肉的代謝產物難以排除,進而引起身體酸脹不適、關節(jié)疼痛、腰酸背痛等一系列癥狀。
對于脾胃功能較差,體質偏虛寒的人,尤其不能吃冰飲冷;
而對于身體強壯的年輕人來說,偶爾喝冷飲、吃冰西瓜等并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如果經常這樣做,一天不吃冰的就渾身難受, 那么日積月累后將來必然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導致體質變差,甚至不到中年,這些 早年貪涼多飲埋下的健康隱患就會逐步在身體上顯現。
名醫(yī)團隊支招
1、管住口,能少吃則少吃
病從口入,要想根源性減少冷飲、凍食對身體的傷害,就必須得管住嘴,可以偶爾過一下癮,但 反對貪涼多飲。
2、藥食同源,健脾祛濕
在飲食上,可在日常煲湯的湯料或是食膳中加入一些健脾化濕的藥材,如 薏米、白扁豆、車前草、土茯苓、千斤拔、牛大力、赤小豆、芡實、砂仁等,經常食用此類藥膳,可以達到祛除暑濕,舒筋健脾的功效。
與此同時,還可以適當吃一些胡椒、辣椒進行除濕散寒。需注意的是,南方人的體質在炎熱的夏季十分容易上火,因此 食用量上要適可而止。
3
游泳
夏日運動中, 游泳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降溫解暑,是當之無愧的鍛煉首選。
隨著天氣漸熱,門診中,不少頸腰椎病患者也前來咨詢我們游泳的事宜。一般來說,速度適中的游泳有利于頸腰椎健康,但 如果保暖沒做到位,游泳后也容易引發(fā)各種不適。
名醫(yī)團隊支招
1、游泳前:做好熱身準備
熱身運動是游泳前最重要的準備環(huán)節(jié), 能夠舒活筋骨,提高筋骨的協調能力,促進氣血運行,避免了由于突然進入游泳狀態(tài)導致的筋骨狀態(tài)驟變,為筋骨提供了一段“運動緩沖期”。
尤其是上班一天后疲勞、出汗多的人,如果選擇下班后去游泳,更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避免引起抽筋。同時,建議在游泳前及時地 補充一些水分和營養(yǎng),為運動提供充足的能量。
2、游泳后:防寒保暖
在泳池尤其是室外泳池結束游泳后, 要注意擦干頭發(fā)和身體,否則身體表面濕氣較重,可能會在被風吹到的過程中遭受風寒侵襲,容易導致寒氣、濕氣入體,誘發(fā)健康問題。
除了
游泳姿勢也很重要!
除了做好防寒保暖之外, 游泳中,頸椎病患者還要格外注意姿勢問題,尤其要把“夾水”動作做標準、做到位。
通過上肢“夾水”來提升上半身位置, 順勢將頭頸部輕輕托起,口鼻自然可以離開水面而完成呼吸動作。
需注意 不能經常依靠大幅度抬高頸部和頭部來換氣,頸部容易因此出現肌肉疲勞。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適當抬頸對頸腰部都有保健作用,但 對于已經有頸椎管狹窄的中老年人來說,過度抬高頭頸則可能會對脊髓和神經根造成傷害。
(過度仰頸示意圖-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執(zhí)行編輯:竹心有天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